今天同事上班时接到一个电话感觉莫名其妙,我说,怎么了。她说很奇怪啊,为什么男友的三妈叫我们去吃饭,是给我打电话而不是给男友打电话直接喊上我就好呢。
我说,这是一件好事,是对你这个人的肯定。是已经认可了你,把你放在了你男友媳妇的位置上了,这是个值得高兴地事情。
我们国家的酒桌文化就是比较盛行的,简单一点来说吧,就是你想请谁吃饭,一般都是提前订好地方然后再约人的,并不是今天晚上请客,下午才打电话。那样的话总感觉是让人来凑数的。
我就是一个喜欢有事情提前好多天做安排的人,像每年的生日或者聚会之类的都要提前一周订饭店,告知大家。因为提前的话,大家有事情错不开,还能在协商。
这个事情在我们家就是一个很优良的传统,我们都是聚会之前提前好几天在群里商量时间,大家集中选出一个时间,在选择出一个地点。就像五哥提前了好多天在筹划5/1聚餐事宜,五一休假也就那么两三天,时间太短。为了凑在一起,我们选在了晚上。
这次是大家一起陪客的,五哥的大学同学远道而来,我们作为热情好客的青岛人,必定要好好用青岛啤酒招待一下的。每一回喝酒都说,这是最后一次这么个喝法,这次不要喝多。最后除了开车的司机,其余的人都是走X步了。
我们家算是一个大家庭了,姊妹众多,我有5个表哥,3个表姐。年龄层次不齐,差距比较大,大表姐比家父小8岁,跟我是同辈的。最大的侄子今年15岁,好像再过几年我们会差出一代人。
亲情嘛都是血浓于水的,就算年龄差距再大,也是没有代沟的,毕竟是从小玩到大的感情基础在这里。我的记忆只有16岁之后的,16岁之前的记忆模糊的一塌糊涂,只听母亲偶尔提起。
母亲说,那个时候跟家父刚结婚,姑姑比较忙,三哥经常住在我们家,3哥从小家教良好,不挑食,吃饭时也很听话,非常讨人喜欢;四哥是最调皮的一个,我们两个从小打到大,还别说,打出来的感情是很好的;五哥是从小愿意护食的宝宝,只要是他喜欢吃的东西,一定要端到自己跟前,用手捂着,别人不准抢。
母亲说小时候家里比较穷,有一次还剩下半盘黄瓜拌虾米,我跟三哥、四哥、五哥4个人在那里吃,看到快没有了四哥和五哥开始挑虾米,抢盘子。把我压在最下面,一直在哭。后来是三哥一把夺过盘子,把里面的菜汤喝了剩下虾米给我吃。
到现跟三哥还是很亲,三哥有什么好东西总是想着我这个妹妹。总的来说,家里一群哥哥,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感情也是蛮好的。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我是女汉纸,因为是被他们带跑偏了。
还记得今年正月初二,大家一起来看看舅舅的时候,发现了我父母结婚时他们三个人拍的照片,那个时候的他们也是萌萌哒,可爱至极。三哥的憨厚老实,四哥的调皮捣蛋,还有五哥的鬼马精灵。
三十年啊,就是这么弹指一挥间就过去了。几个哥哥早已成家,侄子、侄女也不小了。三嫂大大咧咧的,什么事情得过且过不愿意计较,性格跟我很相似,我们玩的也是比较好的;四嫂是个温柔的小仙女,说话轻柔,什么事情都是不紧不慢的,我一直在想,我们两人的性格中和一下该多好;五嫂是一个很拼的人,工作中兢兢业业,生活中也把日子经营的蒸蒸日上。
每次聚会的时候,看到孩子们成群,叫我小姑,然后每个人都伸手让我抱抱我都感觉好温暖。而这种温暖是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
总是在想我还小,但是侄子都15岁了,外甥女儿都跟自己一样高了,不是岁月催人老,是孩子们的长大,催着我们应该时刻清醒自己肩上的责任。
晚饭全程的氛围都是很High的,我一直现在想,这个做软件的的小哥哥能否适应。说起IT ,技术男,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比较稳重,内向,寡言少语。很少会碰见能够侃侃而谈的,不知道是不是这个行业跟人打交道相对较少,他们没有太多的锻炼机会造成的。
如果能够适应和理解我们的闹腾还是好的,会找到大学时的感觉;要是不能适应的,肯定会想怎么跟一群精神病似的。
每次离别的时候,总是感觉,我们怎么刚来就要走。每一次我们聚会都会拍一张合影,好像是习惯性的,我准备把这些合影整理设计一本杂志,洗出来,给我们留一个美好的回忆。
每次合影的时候永远是个单数,四嫂一直热衷于给我身边的位置招租,她说感觉我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太凄凉,可是我总觉得适应了一个人的生活,目前还是没有改变的想法。但我知道大家都是为我好,每次提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都会微微一笑在换个话题聊。
比如,今晚的月色这么美,你有多久没赏月了?
有一种关心不请自来,兄弟姐妹永远相互关怀;
有一种默契无可取代,兄弟姐妹心有灵犀一点通;
有一种思念因你存在,兄弟姐妹血浓于水情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