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柳柳老师邀请,昨晚,蒋华老师为我们群内小伙伴们带来一场文学盛宴。蒋华老师笔名蒋桂冠,中国微信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中国诗歌网》《华中文学》《今日头条》《简书》等网络平台。曾获九州经典文坛网举办的“一缕幽香荷花诗会”征文比赛三等奖。能听到老师的分享课,是我的幸运。
每一次听课都受益匪浅,趁热打铁,我把听课内容整理下来,用来深度学习一下,也为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把它应用到日常写作当中。
(一)浅谈读书
蒋华老师说他们那个年代,书籍特别少,尤其是能让自己看到的纸质书籍少之又少,酷爱喜欢书籍的他总是四处借书看,后来书籍广泛了,可却没有时间看,于是柜子里藏满书。这让我回想自己儿时,也特别喜欢看书、读书,我最爱摘抄,那个时候上学我喜欢读者、青年文摘、知音,总是拿来看,到后来同学家有《碧血剑》、《水浒传》、《一千零一夜》等,我都一一借来看,遇到喜欢的句子段落,我赶紧把它抄写到本子上,有时间早读时,经常拿来读背,不知不觉,当我长大后,翻开曾经学习的本子,竟然抄写了有几十本的好句好段呢!心里不禁佩服起之前那个爱读书的自己。
蒋华老师,年龄比我大,听到他的声音,我有种感动,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读书不分年龄,在他这个年龄,也有着文学梦、写作梦,还有了成就,年轻时候的我也有着作家梦,那就努力写作,勤奋日更。
读书的意义
全民写作时代,读书已经蔚然成风,不读书世界就在眼前,读书眼前就是世界,读书可以拓展眼界,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了解更多外面的世界,即使没有亲眼看见,也能在书中相遇。我很渺小,很平凡,不够聪明,就像蒋华老师说的,读书可以武装我们的大脑,从“无知”变得”有知”,与人交流沟通更有文化,有幽默感。有人爱喝茶,有人爱读书,书籍是无声的朋友,读书能充实我的生活,让精神上多一份寄托。
读书的目的
读写不分家,爱读书也爱写作,写作是长久的陪伴。蒋华老师就是这样,爱读书,爱写作,我想这也是我们多半写作朋友的共鸣点,都想通过读书让自己成长。读书是为了写作,写作是为了变现,变现是为实现自己的文学梦。这样的读书目的非常接地气的,诚实地说出心声。我认为没有目的的读书,也是坚持不长久的,读书有了目的,也就有了方向指引,遇到一本好书,可以摘抄书中的优美句段,也可以学习书籍的写作框架,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这些都可以拿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
读书的方法
蒋华老师说他家里藏书很多,想要每本书都读,就要讲究一些方法,他分享的这种方法适合我们每个人。先对要读的书籍粗读一遍,也就是浏览,知道书中的大概内容,如果发现这本书符合自己的口味,那就拿出这本书,去细读,仔细揣摩,多读几遍,对于自己读不下去的书,可以放上一段时间,再拿出来读,如果还是读不下去,那就放弃,其他好书还多着,没必要纠结一本书上面。读书要读好书,多去读经典,对于经典,要去精读,对于书中精华,多去感悟、理解,甚至可以背诵书中经典内容,达到学以致用。
市面上的关于读书方法的书很多,如樊登读书法、海绵读书法、费曼读书法等,我觉得方法学再多,不如用心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用自己的节奏去读它,这样才能在读书中找到乐趣,促使自己不断读下去。
(二)浅谈文章构思、行文及框架
构思就是对整个文章的整体规划和思考。比如说这篇文章的主题、选材、开头、结尾,故事结构如何安排等。对于一千字文章呢,不需要太多的构思,对于写三、五千字的故事、小说,则需要进行认真构思,如果是上万字的文章呢,则需要既定一个提纲,按照提纲,逐一思考要添加的内容。
行文,也就是文章的语言文字表达以及内容。写作时候,要采用书面语,口语要经过加工、提炼,为使文章通顺、流畅,就多加注意内容是否口语化,内容是否连贯。
框架,也就是文章的结构,有一句话形容特别贴切,“凤头、猪肚、豹尾”,好的开头,引人入胜,吸引人读下去,内容要有深度,有趣味。好的结尾也很重要。
(三)浅谈小说和故事
小说和故事的区别
小说和故事是有区别的,小说主要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通过环境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小说的三要素呢,就是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环境又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比如《红楼梦》、《水浒传》这些名著,都有特殊交代它们的写作背景,这就是社会环境,其中有许多花草的描写,以及其他月亮等景物的描写则属于自然环境。通过这些描写刻画出一个个典型人物,大家耳熟能详,林黛玉、贾宝玉、李逵、宋江等都是这些特殊环境下塑造出来的人物。
故事只是小说中的一部分,只需要你讲述清楚这个故事,开头、高潮情节、人物冲突、结局,就可以算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我们在简书写小说和故事时,通常不做特别严格区分,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机会,只要能勾勒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就有机会被 伯 乐 相中,给予支持和推荐。
小说和故事的写法
无论写小说还是故事,都离不开真实的生活。那么对于初写者,我们可以从身边熟悉的人写起来,比如身边的工人、田间劳作的农民、知识分子等,记录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情,有了故事内容,再进行加工,就会成为一篇不错的文章。熟悉的人写多了,就会对写故事得心应手。
另外就是写虚构的故事,要发挥想象力,从身边的小事入手,投入感情,构思故事情节,可以编故事,但注意细节要真实,多去修改,让故事读起来有趣味,情节连贯。
蒋华老师讲的内容很接地气,值得仔细揣摩,能将这些应用到写作中,我相信日后写作会容易的多。在这里真心地感谢老师们的付出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