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伙伴们的写作水平,也为激励小伙伴们不断写下去,柳老师特意邀请简书优秀创作者封锁野蛮,给我们做了一堂精彩的干货分享课,听完分享内容,觉得收益颇多,在这里我要先说一声谢谢,感谢老师们背后的默默付出和支持。
下面是我的一些听课感受:
封锁野蛮老师(冯老师)讲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写作素材哪里来”,这个话题也是我们写作者最关心的、最头疼的。作为新手写作者,我们最纠结的就是每天写什么内容,冯老师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写作素材上,给了我们两个方向,一个是写身边的人和事。从最熟悉的人和事写起,比如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再延伸一些,可以写同事、朋友、老师等,挖掘身边人的故事,可以写父母的爱情,刚入职时候同事给予的帮助,上学时候鼓励你的老师,熟悉的人,自然写起来也会比较有感觉,更容易些,而且会赋予丰富的感情色彩。只要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写起来,再不断地去完善它,多倾向写积极的一面,这样不仅文章给人力量,赋予正能量,而且还能让自己更加心胸宽广,提升自己的格局。另一个方面就是读书。广泛的去读书,比如柳老师在群内发的每个月的读书作业,每推荐的一本书,都可以拿来当做写作素材,读完一遍后,简单的这个读后感,再给出自己的评价,就是一篇好文章。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书,可以反复去读,书读百篇,其义自见嘛!冯老师举了一个读《阿Q正传》的方法,至少读上十遍,才有你想要的那种感悟,所谓经典就是这样的,我们平时写作时,总觉得自己写的文章没有深度,没有力量,就是因为我们读的太少,思考太少,妄想一遍就能领悟书中精华。读喜欢的书籍时,我们不妨多读几遍,去模仿作者的文章结构、故事情节构思,以及写作手法,如何上文联系下文,如何推动故事发展,把自己读到的精彩内容,学到的写作方法写出来,也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在写身边人和事的时候呢,还有一个细节比较重要,那就是多写积极的一面,对于写人呢,写他们光彩的一面,多给予关心和宽容,多给予理解与祝福、鼓励,而不是揭他们的伤疤,这样一方面可以起到化解矛盾关系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为人处事的格局。对于写作素材积累,我们还可以写自己平时的生活,写和孩子的相处,比如说你今天去买菜,为什么要买白菜而不是青菜,为什么是牛肉而不是肥肉,由此展开联想,写“第一棵白菜是谁发明的,又是怎么种植的,种植过程有没有什么技巧,怎么培育出高产量的白菜,多吃白菜有什么好处,白菜可以做出什么样的美食”,这样写不仅可以让读者学到知识,还能从中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亲手种植白菜的快乐。以此类推,其他食物也可以这么写,这样有血有肉的文章多半是受欢迎的。
冯老师讲的第二个话题呢,是如何坚持日更,笔耕不辍。
在简书里,每个人都可以实现写作自由,日更这个活动对写作新手特别友好,门槛低,只要稍稍用心,每天写个一两百字根本不成问题。而且任何一篇文章,写过之后还可以再编辑、修改,查看之前的文章,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鼓励,可以从过去的文章里吸收经验,激发我们写出更高水平、更有层次的文章,日更活动也是永久有效的。
既然是日更,那么就可以每日多一些生活观察,写自己看到的眼前的人、事。比如刚看到的一个笑话小视频,一篇新闻,一个微信聊天,坐在门前观察南来北往的人,他们的穿着,走路为何如此匆匆,猜测他们要去哪?要见些什么人?如果没有人,还可以写自己看到的天空、树木、鸟儿,它们什么颜色?什么树木?各种鸟儿的生活习性等,都可以拿来练手,成为日更内容,稍稍整理,加入些自己的感受,一篇美文柳流畅地写出来。
第三个话题是如何写出被伯乐推荐的优秀文章。
这个话题也是比较吸引我们的。冯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几个建议,写作时候要注意细节,比如“得地的”的用法,这里我就不详细说了。伯乐推荐文章一般要求2000到3000字的优秀文章,这样字数的文章,写起来不是那么容易,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积累素材。对于这个写作灵感,我们可以从一首自己喜欢的歌写起,比如把刀郎的一首歌改编成一篇关于爱情的短篇小说,根据故事新编书籍,整理出自己喜欢的故事,再改编成现代生活小故事,也可以成为一篇不错的美文。还可以多研究一些名家散文,模仿作者的内容,再进行扩写,适当延伸,很快,写作思路顿时就有了。
总结一下,这次分享课是非常精彩的,内容非常详细,值得仔细去多学几遍,对于写作是很有帮助,我学到蕞大的收获就是,练就自己联想、连结的能力,利用好这一点,相信我的写作水平会有很大进步,期待下次更精彩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