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兴趣生活

【一】有缘无分

我的童年,有两大兴趣,在骨子里深刻:跳舞,学英语。

那时候,吃零食是奢侈的事,零花钱更是不可能有的东西。

初学英语,父母怕我跟不上,给我报了补习班。

我好学,兴趣驱使动力,敏捷的答题反应深得老师喜欢,也因此当上英语科代表。

后来妈妈觉得我学有所成,不愿再让我过多补课,于是,我早餐时间都饿着,日积月累,凑得补课费。

而舞蹈,是任凭我如何努力也无法触摸的。

节日表演,老师选了几个长相甜美的女生,没有我。

课外报名,家里不可能为我支付大笔学费。

一朝错过,便是几十年。

二十几岁,知道优酷有免费教程,自己模仿,手脚比划便是"群魔乱舞"。

【二】用自己的力量实现自我兴趣

近年来,我经历些许变故,没有分文存款。

内心迫切想摆脱窘境。

第一次大胆为自己的兴趣做投资,便是报了韩大爷的写作课。

在金钱上,我是个对自己很抠的人。

花了钱报的课,我感觉自己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绝不愿浪费我从衣食住行里抠出来的血汗钱。

原本自律已在习惯中摧毁的我,开始能坚持听课。而更棒的是——课程结束,竟保持看书,写日记的习惯。

写作课结束那天,我根据自己的职业定向,购买了英语流利说为期一个月的课程。

在此期间,一有机会见到外国人,我总会走前去聊几句。后来,我便得到了几个外国人的微信,开始了频繁的互动。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输出比输入更重要",我回顾以前的写作笔记,开始想有意识地去输出,然后结合写作要点进行改编。

人的思想层面很多时候是很表象,片面的。

通过交流,学习,会获得很多信息,用于个人提升。

我并不知道,我的明天会不会走得很远,能不能超越自我设定好的圈子。

对自我的投资,从写作到英语的过渡,让我更深信了成长的可能性,也对未来有了更大的信心。

我开始知道,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和童年的物质,精神财富,已然很好,而未能给的一切,我们可以自己挣钱自己去做。

【三】兴趣是自我突破口

朋友生有一女,因为孩子的性别问题,家婆不怎么愿意带孩子。

孩子如今快1岁,朋友偶尔做点兼职。

有空,带着孩子来看看自己的母亲。

甚至,用自己兼职的钱带孩子来个短期旅游。

我很欣赏她。

但她对自己的生活却不太满意。

不频繁的兼职,让她觉得与社会脱轨。

我告诉她:其实你不是与社会脱轨,你只是缺睡后收入。

在我看来,能陪伴孩子成长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和孩子在一起,生活琐事多得让人觉得透不过气。但和上司同事在一起,难道家里乱七八糟的一切就能转眼即逝吗?

我们努力地想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最终还不是想有给家庭温暖的能力。

我知道,养育孩子的负担有多重,小到购买纸尿裤,大到生病住院。

在这种基础上,每天看着不谙世事的孩子各种无穷尽的捣乱,自己还半点没有支开身的自由,那种崩溃,会让自己误以为出去找份工作人生便丰富起来。

而真正的丰富,其实是内心的充盈。

打一辈子的工,挣一辈子的钱,无穷尽地消耗脑力,体力,当有一天,你发现职场处处勾心斗角,事情永远都是流水线,你也会累。

只有兴趣,才能保证你每天精力充沛,内心充实,感觉是为自己而活。

"不管你喜欢舞蹈,唱歌,写作还是什么,去尝试,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想学什么还不容易吗,尽管不能保证你一定能靠你的兴趣赚到钱,但有兴趣的东西总会越学越好,慢慢发挥一个人最大潜能。"我大概传达了这个意思。

是的,我不能保证什么,因为我也在自己的起跑线上。

我甚至不能保证她就一定有时间做这些。

但我知道兴趣能抵抗一切不可能,何况她是如此上进的女子。

在我参加写作课的时候,常常是早晚轮班,回家后还得帮表弟补习,炒菜,做家务。但我坚持6点甚至更早起来听课。在我参加英语流利说课程的现在,我总是每天主职+兼职,休息时间少得可怜。但我会在等候客人的空隙练听力,发现生活趣事的期间微信纯英文聊天。

兴趣,是最大动力。

"时间不够",其实只是推脱的说法,只要自己想,希望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