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
其功能作用主要有:
1.主束骨、联缀百骸,构成身形支架与形体;
2.利机关,保证肢体正常运动功能;
3.系结肢节,保证正常运动;
4.为刚为墙,维络周身,内安脏腑作用;
5.经筋的整体调节功能;
6.反映局部和内脏病侯;
7.协调藏于经筋的经脉。
十二经筋主要循行于四肢躯干及头面的体表部位,虽然手足三阴之筋也内行胸腹廓中,但均不直接入脏腑,这与十二经脉内属络脏腑有明显的区别。正因为如此,十二经筋的命名上皆未冠以脏腑之名。由于十二经筋不隶属脏腑,故在临床上对于脏腑疾病从筋论治者较少。
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相伴循行,两者在生理上相互依存,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尽管经筋与经脉在生理、病理、功能、分布等方面有着有机的联系,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了解和掌握经筋与经脉的关系与异同,对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开辟针灸、推拿疗法新领域,具有实际的和深远的意义。
经脉着藏于经筋之中,经筋依靠脏腑经脉气血的濡养。经筋的舒张收缩具有调节气血流量、流速的作用。而治疗手段通过推、按、揉、拍、拨、拔、刮、灸等方式,调节现有的气血状态,就会影响归属于脏腑的经脉,从而达到平衡脏腑的效果。
十二经筋行于体表,不入内脏。在某些方面补充和延伸了十二经脉在体表分布循行及功能上的不足。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相伴循行,不同的是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末端,结于关节,终于头身,呈向心性循行,这一特点与十二经脉在循行走向上既有向心性循行又有离心性循行明显不同。十二经脉内联脏腑,是运行气血的通路,所以是顺逆交错相互衔接,周流贯注如环而无端。经筋维络周身,无通行气血作用,其循行方向均从四肢末端起始,向心走向躯干头面,联缀四肢百骸。而且经筋不像经脉那样呈线状分布,而是较宽的立体分布与经脉伴行,呈片、面状分布。
经筋有刚筋、柔筋之分。刚(阳)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以手足阳经经筋为主: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头。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面。
柔(阴)筋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以手足阴经经筋为主: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胸。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腹。
作用之区别
十二经筋虽受经脉气血之濡养,但二者作用各异,经筋包括了肌肉、肌腱、韧带、筋膜等组织。能维系四肢百骸、主司周身关节的运动,并对周身各部分组织脏器起保护作用。经脉理论主要体现行血气的功能,经筋理论则主要说明机体的部分组织构成。
. 取穴方法之区别
经筋取穴是“以痛为腧”,即在病理状态下产生的有形可查的阳性体征,也称“经筋病灶”;有时一个小的“病灶”可以引起一个大范围的疼痛,而把这此小“病灶”解除就可以治愈大范围疼痛。而经脉取穴多以“辨经取穴”为主,如同经取穴、他经取穴等,所取的穴位不一定是该病真正的“病灶”。故经筋腧穴和经脉腧穴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和作用,甚至在某一方面经筋腧穴更能显示它的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