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想看很多书,但都是因为自己的不坚持拖延了。但是这本书真的是一本超级值得看的书。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说的是蛤蟆先生住在父亲留下的镜壁辉煌的蛤蟆庄园里,但他却找不到生活的希望,想死,每天在家里混混度日,蛤蟆庄园也日渐凋零。他的朋友鼹鼠和河鼠看到他的情况,建议他去看心理医生。就这样蛤蟆来到了心理医生苍鹭的家里。
在与苍鹭的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中,蛤蟆先生认识了自己,原来我们处理问题的状态有三种,儿童状态,父母状态,成人状态。
儿童状态的我们,情感依赖强,处理问题不全面,极端且容易受伤,很多时候手足无措,容易自卑,极度不自信还要做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儿童状态的自己,大部分来源于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方式以及与期望和鼓励。
父母状态的我们,居高临下,总是以过来人,经验之谈,不容反驳,总觉得自己说的都是权威,不容置疑,特别像自己的父母,大部分是受父母的影响。有的人,明明很讨厌父母的某些行为,却还把父母的行为学的很像。
成人状态的自己,才是我们真正的自己。我们会思考父母给我的一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遇到问题不是逃避,不会立马准换成儿童状态的自己去处理。成人状态的自己,有目标,有计划,了解自己,了解问题,能正确地处理问题,客观的看待事情。
蛤蟆先生在认识到成人状态时的自己时,他才明白,自己抑郁一部分来源于儿童时期,父亲长期对自己不满意,对自己很严厉,每次自己努力表现,还是得不到认可。导致蛤蟆先生内心胆怯自卑却极度想表现自己,所以他以热情奔放的外表来交朋友,只有夜深人静,才能知道自己心里的孤单无助。直达老蛤蟆去世了,把所有财产留给了蛤蟆,他不知道怎么经营,怎么计划,怎么花钱。所以,在嗨天嗨地之后,他抑郁了。因为他找不到活着的动力,那些曾经梦想突然不再是梦想了。
当代念年轻人,压力也大,要学会自我疏导,要学会理解,学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状态。你只需为自己负责,遵从内心深处的声音,不要被繁华的城市包围,也不要被嘈杂的人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