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点30,总行的人过来了,我赶紧去领导办公室喊领导,结果刚才还在的领导竟然出门了。我赶紧给领导打电话,(本来想说抱怨指责的话,这约好的时间咋又出去了?提醒了几遍都没记住?但想到领导还是领导,咱员工啥时候也不能翻天,去吵领导啊)于是口气和善地跟领导说话。领导说去旁边楼见客户了。
银行的人一听说领导不在,就急了,说不能等。我又赶紧跟领导打电话看领导多久能回来。领导说一个小时回来,让银行的人等等。
银行的人说那不行,他们另外约的有事。领导一听简单直接地说:“那就节后约。”银行的人知道要白跑一趟就抱怨了两句。我赶紧用接话技术,跑这么远来,没办成事儿,确实很不容易……银行的人一听,平静了一些,说那没事儿,再约。一边说一边往外走。
我赶紧送到电梯口。
这边刚回到位子上,经常联系的分行的工作人员发过来信息,一腔抱怨,说领导不在咋不早说?
我如果说你们迟到半小时咋不说?这样除了怼一架,让下次不好约之外,弊大于利。我赶紧跟这工作人员圈在一起说:“谁说不是呢。你说这当领导非出个门,咱也拦不住,还说马上回来,这马上就是一个小时。当领导的跟咱常人不一样,可能让人等习惯了,咱工作人员那么忙哪有时间等啊?领导一句话,等着。安排好的一切全黄了。我为这个事儿可为难,我们这个项目的工作人员也可为难,那咱接下来咋弄啊?你这边跟总行也不好交代吧?……”(面对抱怨,允许抱怨,接着对方的话,把对方圈起来,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工作人员说,对对,那咱再约时间吧。你们交资料的时候说这事可急可急,我们啥都紧着你们单位的办……
我说:“咋不是类,你们的办事效率我都看到了,我以为要等个三四个工作日呢,没想到,今天给的,明天你们资料都弄好了。你说咱这不是当家儿的,说也不管用。这事儿也让你为难了,咱这办事儿的,真不容易。这只能节后了,真不好意思哈。”(先接着对方的话,再看到对方的努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共振对方的情感。)
工作人员说:“好的,那就节后吧。”
事情愉快地解决了,我也不用生闷气了。
想起来以前为类似的事没少生气,觉得所有人都找我的事,跟我抱怨有啥用?!先埋怨领导不体恤下属,接着怼着来的人,谁让你晚的,再把一腔气撒到分行的人身上,又不是我要这样的,你跟我说这些有啥用?!怼几架,弄得都不爽,事情还是办不成。
所以用接话技术,用双圈理论,在职场中才能少生气,干事才能得心应手。
成功日记:
感谢方瑜老师让我看到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