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学与教2》第二模块共读心得

与第一模块相比,第二模块的共读更聚焦于课堂的实践操作,具体分享和讨论了一些麻吉星功能的使用技巧。这促使我回忆这一个学期以来自己课堂上对这些功能的使用,现将经验和反思总结如下:

一、经验

抢权和挑人的功能极大的提高了课堂互动性,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参与感。抢权具有趣味性,但本质上跟举手回答一样,只能选到已经会了的学生,所以我通常会在课堂刚开始时使用它,用于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而随机挑人既公平又有不确定性,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并且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但这种方法有时会让学生没有安全感,因此我们需要灵活的使用这个功能。如果问题稍有难度,则可以用TPS方法,让学生先与自己的同伴讨论,再进行回答。

二、反思

回顾上学期的课堂,我使用麻吉星计分功能的次数很少,几乎是所有功能中最少的,主要原因是怕打断教学过程,占用课堂时间。听完今天这一讲的内容,我发现不管年纪多大,人们总是希望被别人肯定,学生更是如此,他们更加期待获得老师的奖励。因此,即使会占用课堂时间,及时的正面激励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小组PK过程中,我一般不会让本组的同学去进行评分。因为文科类的评分通常无法完全客观,只能用尽量客观的表述作为标准。而初中的学生个性比较鲜明,就算给了客观表述,他们的评分也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而有些同学就会利用这一点给自己的同伴打比较高的分数,从而破坏公平性。但阅读了其他老师的留言后我开始反思,就算是标准无法做到完全客观,我可不可以相信学生呢?相信学生不会做出给自己组加分的行为呢?如果从一开始就被剥夺的评价的机会,学生又怎能学得会客观公正呢?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评价,重点让本组的同学给出评价的客观理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