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厅交过电费后闲着没事,想出去转转,但阴沉的天空已开始飘下雨丝,手机上天气预报中下雨的小图标也密密排着,不敢往远处去,就到县城西边的西山植物园去走走。车上有伞,和妻子一人拿一把,一把伞遮两个人遮不住的,也不是那种小年轻的浪漫了,关键在实用。
在洛阳上学时,王城公园也有人叫动物园,南边院子主要是以孩子们游乐为主,北边院子有鸟兽等各种动物,孩子们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在书本上看到过的动物。市区西南有植物园,现在叫西苑公园,主要展现各种树木花草。如今都是市民休闲的场所,去洛阳也不少去那里。现在县城里的公园也在不断完善,到西山植物园总会想到洛阳的植物园,但这里没有西苑公园的精致小巧,没有水景的清凉幽曲,给人的感觉是是粗犷阔大,占地有4500亩,南边接荆山森林公园,北边连凤山生态园,整个县城南西北全是有植被覆盖,可以看出县城决策者在规划之初也是大手笔,留下空地,退耕还林逐渐见其成效,再往后几年,树木再大些,更有好景了。
才进去时雨下得小,纤细的雨丝很调皮,斜斜绕过雨伞,抹在身上,清凉舒爽,树叶小草绿得更亮。偶尔有锻炼的人从对面跑过来,从容淡定,大概还希望雨再大点,也不会有什么怨言的。几个孩子绕大人在路上追逐,有几个骑小自行车秀着车技疯玩,大概是想把今天的星期天玩足,等明天就要去上课了。
原来想等林木长大些,是不是会形成一个小环境,里面能存留住更多的动物。但随着往上转,发现也不一定,原来弯曲的几条马路把公园切割成大小基本一致的不规则区域,现在路道建设更细致了,走不远就会有一条用渗水砖新铺成的小路,往林中延伸,随着往里走过去,这里一块休闲小场地,那里一张石桌,再往前峰回路转,又走到别一条路上了。这也是为人们休闲提供了更方便的去处,拓展了进退空间,但也给密林减少了已有的私密。
路上雨大了些,基本看不到人,走到山上顶端,那里有几个人已在上面,打着伞转悠,看来也不只是我们来转山。
路上和妻子谈的也净是学校的事,新教育的感悟,安排的杂事,说的多了,妻子说别人会不会说咱俩神经,星期天闲了还在说这个不停。我也笑了,管他来,只要生活的顺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