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晚大家都忙着抢“敬业福”,相信是没多少人正儿八经的完整看完了春晚的节目,不知道是不是记得其中有一个节目《华阴老腔》的出现惊艳了一把,谭维维和老艺术家的合作,被大家称为开创了华语歌坛的一种新的风格,摇滚与传统艺术结合,媒体也不吝啬的将很多美誉和掌声给到了这个节目。
今天起床后看到我老婆正在电视上看一个小品集锦,其中一个小品吸引了我,这个小品就是21年前同样的那个春晚,有一个我们80后都敬爱的赵丽蓉奶奶所主演的小品《如此包装》,帮助大家回忆回忆,也可以上网看一下,大概的故事是这样的,赵奶奶所扮演的是一个评剧演员,由巩汉林扮演了一个经纪公司的总监,想签约赵奶奶,要对赵奶奶这位评剧演员进行包装,包括穿新潮的服装,与流行音乐进行结合等等,赵奶奶也勉为其难的精彩的表演了一把(确实不错,即使是现在的眼光,大家可以回顾一吧),但最后的结局是赵奶奶机智的在合同上签上的是那个当年相当于现在的“网络热词”-麻辣鸡丝,使得合同无效化,然后说了一句“这么包装怎么这么难受”,伴随着是台下的掌声,当然同时是全国大部分人民的掌声中结束了。
《如此包装》结束了,20多年过去了,这几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全国人民都在“包装中”发展着。其实那个小品集锦节目到最后也是以赵奶奶的“六月六rockshow”作为精彩回放的,我们现在都在鼓励传统艺术和流行文化的结合。这不免让我想到了一个词汇“新媒体”,想想新媒体这个词汇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差不多也有10几年了吧,来自当年的优酷土豆视频网站兴起的时代,现在出现了更多直播的平台,为什么在媒体人眼里还是被称为“新媒体”呢?再回头看看,iphone是2005年发布的,距今已是10年,淘宝16年,微信也有5年了,我们对他们的态度是什么?当年父母不解我们这一代迷恋《还珠格格》,现在赵薇已经是一个成功的投资人了,而现在的我们却把00后的偶像称为了“掏粪男孩”,这就像当年为《如此包装》鼓掌的人们,心中所想一定是充满了鄙视和看不起,导演对流行文化的态度就是“如此包装”,当时人们心中一定是“评剧必须要有评剧的样子”,而现在谭维维却又把“如此包装”的《华阴老腔》搬上了春晚,就是这20年。
我们每个人的认知都是受时代局限的,也许我小时候也是那个拍手的人,但我们不能把这种局限无限的继承。比如现在很多60后还认为电脑是新鲜玩意儿,不少70后认为互联网是新鲜玩意儿,然后我们有些80后还认为手机就是手机,其实对于90,00后来说这些都是不是在他们懂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的吗?还有这些东西又新在哪里呢?我们80后很多篮球迷还认为乔丹最厉害是篮球的神,但库里的勇士今年却有可能破了公牛当年72胜的记录,新老球迷天天论战。然后大家还集体把一个存在十年以上的媒体称为了“新媒体”,老人们谈论起网上购物可能还认为不靠谱,怕移动支付不安全。当你不能够追上时代的进步的时候,当你在嘲笑时代的进步,当你在为那些嘲笑新鲜事物的言论鼓掌的时候,只能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你老了,所以很多80后表示搞不懂90后的各种价值观,那说明你把自己的价值观和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可能就固化在自己成长的那个年代了。当你不了解这个新的时代的时候,又怎么能去适应新的时代,与年轻人交朋友,去创新,去创业呢?
老了这件事情是多可怕的一件事情,写这篇文章也是有感而发,希望每一个看到此文的年轻人也能够想一想这个事情,不要被自己的年代捆住了手脚和想象力,设想一下未来电动汽车普及的年代,设想一个未来VR/AR大行其道的年代,可能还有很多我们完完全全无法想象的事情会发生,现在作为90后,00后们又怎么看待这些新的事物,会不会还是以《如此包装》的心态来看待10后,20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