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
——李娟
作者的经历可能是我们一生都不会有的经历。哈萨克民族在阿勒泰艰辛的游牧生活,在作者的笔下这种生活多了温情,多了憧憬,也多了些许伤感。
牧人早出晚归,艰难的游牧生活却只换来了少的可怜的牧草,以及羊儿喂不饱的肚子。之前看人类简史,描述人类因种植粮食作物而定居在一处,不用像牧民一样过着没法定居的游牧生活。但这两种生活方式到头来还是同样束缚着人们,那被农作物的春耕秋收所束缚,被游牧转场的羊群所束缚……
在艰辛之余,这里的人们乐观开朗,会给生活找乐子(万籁俱寂的日子不找些快乐来调剂生活也不可能)。小花猫,大狗,各种手工,还有远方邻居不时的串门嘘寒问暖,其实说彼此取暖更恰当。热情好客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为游牧生活的孤独寂寞,冬窝子里每多一个人就多了许多好时光。
老一辈的已经接受了在牧场的流转中过完一生的事实。小一辈的想通过读书来逃离这种枯燥乏味、一层不变的生活,憧憬着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但是却不得不继续父母的生活,是看完这本书最让我难过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那些孩子连读完高中都是困难的事,大大的眼睛里总是诉说着无尽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