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题是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是追求归属感与价值感。正如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类行为的目的是追求价值感和归属感。价值感意味着觉得自己有价值,能对家庭和团体做出贡献;归属感意味着被无条件的认可和接纳,能够感受到自己融入一个家庭和团体。当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时,就会做出有益于社会的正向行为,也能更好的发挥自己潜能。反之,则会产生各种无理取闹、不求上进等不当行为。真让我想起小时候有一个只比我小一岁的弟弟,被迫5个月大就断了母乳,跟着奶奶睡,那时候家里困难,奶粉都喝不起,所以就开始喝一些米汤,开水泡油条。记忆中,家人都夸我懂事自律,后来上了小学,学习上根本不用家人操任何心,学习成绩也很好,得到老师的夸奖,亲戚邻居的羡慕,爸爸妈妈也因为我而感到自豪。现在想想那些不是无条件的爱,我觉得只有自己足够好足够优秀,才能给父母争气,因为别人夸奖懂事自律,我慢慢吵着别人的期待而要求自己。在关系中不断地讨好别人,忍气吞声,忍辱负重,感觉到难受还不好意思表达。虽然年龄这么大了,但是还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当我做了妈妈,开始意识到这些对于孩子的影响,我不断提醒自己要培养孩子的自信与阳光,现在想来那不正是正面管教所提倡的和善与坚定并行才能培养出来的结果吗?遇见正面管教让我不断的发现与觉察,真的很感恩。
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是追求归属感与价值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孩子是社会人,首要的目的就是归属感。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行事,是以他们怎样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认...
- 不严厉,不娇纵,正面管教一一《正面管教》第一章“正面的方法"读后感 一、剖析原因。 1.为什么现在...
- 昨晚我梦见在现场听恒洋老师讲课,然后课间休息的时候我鼓起勇气去加了老师微信,对他说:老师,我想每天发一句话给您,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