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中,最酷的画面之一,就是白云城主叶孤城吟这一千古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出场。
只是也许叶孤城读错了,或者说现代人都弄错了。这首诗的本来应该是这样的——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没错,不是黄河,是黄砂。
首先,从文献学的角度来说,更早版本的集子比如《文苑英华》《唐诗纪事》等都是写作“黄砂”。
因为黄砂也可写作黄沙,因此可能被人误写为黄河。
其二,从诗歌的角度来说,黄河与下面三句不太贯串。这一联写出的是凉州荒寒萧索的样子,边塞将士长期生活在这里得不到春风的眷顾,自然有所忧怨,这就有第三句的怨字对应上了。如果是黄河白云,那景色和情感就完全对不上了。
第三,从地理和气象的角度来说,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读到这首诗时也说,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是很符合凉州以西玉门关一代春天的情况。唐朝西北那一带几乎每天日中都要刮起黄沙、直冲云霄。
至于黄河,哪里有什么黄河?都是荒漠,都是沙子。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古本也就是“黄沙”版本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当然,若是不放在诗中进行对应,而是直接把这两句话拎出来比较,那确实是黄河远上白云间写得更壮丽、也更有好看一些。李白不是也有过“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吗?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源远流长,一泻千里。远远望去,只见它蜿蜒曲折,奔流于万山丛中。它仿佛由天上流来,又仿佛流向天外。
地上奔涌的黄河与天空浮动的白云。给人空旷而绝无寂寞之感。黄河、白云,色彩对照明丽。水在流,云在飞,使人感到宇宙的脉搏与呼吸。
其实不只是这首诗,还有很多我们熟知的名诗也是如此。
《四库全书提要》评价五代时后蜀韦縠撰的《才调集》,保存了很多作品较为原始的面貌,“此书皆独存其旧,亦足资考证。”
比如,素有唐诗压卷之作的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本书中,却是“客舍青青杨柳春”句,而非现在流行本的 “客舍青青柳色新”。
又贾岛有名诗《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在此书中, “谁为不平事”句,流行本为“谁有不平事”。
这应该是最早的唐诗选本,从考据的角度来说,越早的资料越可靠,因此这本书中的诗歌可能更接近原本。
当然,所谓孤证不立,暂时还无法推翻流行本的内容,成为新的定论。
另外,即使原本内容就是如此,可能大家也会视而不见,毕竟流行本早就广为传播了。现代人能够花时间读读流行本已经够好了,除了学者,谁还在乎这一点差异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