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是当前学界倡导的,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要求之一。要落实这个要求,需要先了解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对于这个问题,最简单的理解,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时,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寻其他的答案;另一方面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并进行新的探索。
就这个理解而言,要获得创造性思维并不是难事,就是多问一句“还有其他的答案吗?”,多想一下“这又出现了一个什么新问题?”,仅此而已。
但为什么有人觉得培养创造性思维很难呢?这个问题需要从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讲起。罗嘉·费·因格在《谈创造性思维》中提到,要培养创造性思维,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需要知识渊博;二是需要有运用知识的实践与能力;三是需要持之以恒。知识渊博,这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运用知识的实践是形成新创意的场景,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让素材发挥物理或化学效果;持之以恒才能在一次次试误中寻求新创意。这些条件都是必要的,但他没有讲清楚这些条件背后真正的旨意,即这些条件是如何孕育新创意的。
首先,关于需要知识渊博,那要学哪些学科或内容才算知识渊博,是所有内容都学吗?学到什么程度算渊博,是全世界所有理论所有内容都学透吗?我们学知识,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内容吗,还是还有其他目的?只有澄清了这些问题,才知道到底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学这些对新创意的产生到底有何影响。
对于这些问题,我认为,我们学知识,不仅仅是掌握知识内容,即掌握基本原理本身,更重要的是掌握产生这些原理背后的研究方法、分析视角等。就拿语文学习来说,学习语文,除了要掌握语文的字词、语言表达、中外文学、为人的基本文化素养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理解学习这些内容的根本目的。
学习语文字词,不仅仅是学习一个个字词,而是理解文字是如何产生,为什么会存在音形意。了解这些,才知道字词为何是今天这个模样,才会理解网络新词等新事物的产生的原因与本质。了解语言表达,不仅仅理解在何种场景应该用何种表达,更为重要的是,理解人类为什么需要表达,这样我们才会理解为什么会出现QQ表情包?表达的核心旨意,是用最合适的语言,让表达对象理解自己的意思。所以,最关键的是让对方理解,并利用文字的力量促使对方行动。理解了这一点,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场景需要用这个表达,我们才会理解微信沟通中的理解。同时中外文学和为人的基本文化素养等,皆可以按照这种方式去分析,去理解问题的背后旨意。
所以,当学习了语文这个学科,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习得了语文学科的研究方法、分析问题的视角。当看到所遇到的问题时,就可以用这个视角去分析,就可以利用这个研究方法去探究。
所以,创造性思维需要有渊博的知识,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内容本身,更重要的是习得各类知识的看问题视角与研究方法。这样,面对新问题时,就会有多种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就会有多种研究方法去探究这个问题。这些角度与方法就像一根根引线,彼此交织,彼此碰撞,在某个时刻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其次,需要运用知识的实践与能力,在实践中抓住那个灵感。就像刚才所说的,这些角度与方法在某个时刻本发出耀眼的火花,这个火花让人恍然大悟,醍醐灌顶。但这个灵感只是一种想法,一个假设,并不代表事实。我们需要反复推敲这个想法,这个想法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假设?这个假设有什么相关的理论或事实依据吗?如何才能证明这个假设是真还是伪?在探究后获得研究结论后,还需要分析,这个实验可重复吗,实验结果是否一致?这个时间结果是否能够解决原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能解决,那该如何做,如果不能解决,那该怎么进一步探究才能解决?诸如此类的一个个探究,一次次推敲,每探究一次,每推敲一次,就离解决问题、离新想法更进一步。所以,这里的抓住,不是说,守着这个想法,而是以这个想法为起点,去探究,去行动,去找寻解决问题的道路。
还有,创造性思维需要持之以恒。为什么需要持之以恒。有人说,是因为解决问题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需要多次反复推敲、探究。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分析方向错误,会遇到分析方法错误,会遇到研究条件限制等等问题,需要逐一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获取新的思路,才能获取解决问题最合适的办法。确实如此。
但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一点,一个问题,已经有一种解决办法了,这种解决办法能够部分解决问题了,大家很有可能就不会去寻求新的答案了。为什么不会去寻求了,有人说是因为人有惰性,但我觉得是人在成本与代价、风险与回报面前作出的合理的取舍。既然已经有一个合理的办法了,如果再去寻求办法,需要花时间且不一定有结果;既然有一个合理的办法了,按照既定的、确定的办法去解决,相当于以小成本获得确定的收益,而要去寻求新的办法,则是以不确定的办法去获取潜在的、不可预知的收益。但凡是在利益面前理性的人,都会选择不去寻找。因此,不是人们懒,反而是因为人们不敢舍弃,不敢舍弃可预估的收益,不敢承受不可预估的损失,不敢承受寻求新思路所产生的他人的侧目、他人的反对等。
还有一个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持之以恒,不是说,你想要解决某个问题,你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新办法,你在尝试的过程中就需要坚定不移的去做。而是说,你要根据时势,根据问题本身的变化,作出想要的变化。持之以恒不是解决某个问题本身,而是解决这个问题要产生什么效益,解决这个问题是方法,要产生的效益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在探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认知变化不断调整对问题的定义,不断调整对解决办法,不断调整执行方式。
以上是我对创造性的三个条件的理解。当然这个理解也会随着我对“创造性思维”这个问题探究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