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茵茵,繁花簇簇,细雨蒙蒙,东风微微,又是清明。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清明,宛如岁月长河中一座特殊的渡口,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承载着思念与希望。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清明,是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苏轼的“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是高翥的“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清明,是雨滴在树叶上的声音,是鞋底沾着的泥腥,是香烛燃尽后留在指间的松香,是纸灰缀在你发间的蝴蝶结。
前几天梦到了小妹,这是她去世后我第一次梦到她。没有生前的光鲜亮丽,说要去无名岛,感觉生活很拮据。醒来后顿觉不安,小妹病逝后,由于疫情的原因,骨灰寄存在外地。每年的清明节我都去堂里为她焚烧纸钱,不管她在那边有没有感应,总归心里好受一些。小妹是个讲究人,在世的时候又爱花钱,不拘小节,总怕她在那边受委屈。前两个星期就准备趁周六周日去堂里给她送钱,怎奈堂主一直不在家,这事也就搁下了。昨天中午吃过饭,元元从学校打电话过来,说自己心里不舒服,就是想哭,想和我打电话说说话。我极力的安慰她,她却一直在哭。“是不是你妈妈想你了,想看看你。等一会儿我上柱香劝劝她,让她离开你,你可能就好了……”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这样说只是给孩子一个心理的暗示,让她松下来,心里会舒服一些。我的梦,元元的不舒服,大概都和清明有关,都是自己的所思罢了。清明到了,又到了想她的时候了,上午带元元去堂里给她送了纸钱,总算了却了一桩心事。清明,就是和自己的心进行最柔软的对话。
有时候你会发现,死亡可以带走很多东西。唯有记忆,每一个特殊的时刻,在一件件旧物上不断翻找出更多时光的共鸣。
清明是思念的闸门,是记忆的显影液。
上个星期天回老家去祭拜了父亲。时光的流逝,不知不觉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五年了,父亲的身影在我的生活里渐渐的淡了,我已忘记了父亲在世时的繁忙,只记得时时去看望一下母亲。清明,让我对他们的思念疯狂的滋长,往日的一幕一幕又再一次呈现在眼前,是那么的远,又是那么的近。摆上他们爱吃的东西,轻轻诉说着思念,告诉他们一切安好,让他们在那边好好的。焚烧纸钱的青烟,一会儿在胸前环绕,一会儿燎熏面颊,一会儿在头上盘旋,久久不肯离去。灰白的灰烬,落在我的发间,粘在我的衣上,在我的脚下留恋,乘风向天堂飘去……
思念无声,却从未停止生长; 离别很远,却始终近在心上。 这个清明,愿所有牵挂化作温柔的雨, 轻轻落下,又轻轻滋养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