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156“缝”专题活动
《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这是戴复古的一首悼亡词,其中两句“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这种物是人非、生死两茫茫的感觉,真让人肝肠寸断,然而今日无意得知了这首诗词背后的故事,却让人扼腕叹息。
戴复古,南宋江湖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师从陆游,继承父志,治诗学而不求功名。他和陆游一样,心怀一腔爱国之情,诗词也颇具剑南之风,在宋代诗坛声誉颇高,有“诗翁香价满江湖”、“四海诗人说石屏,一时知己尽公卿”等美誉。
他娶妻生子之后,离开家乡台州到绍兴向陆游登门学诗,诗艺精进后便开始漫游。他怀着从军入幕、出人头地的梦想,但残酷的现实如迎头的冷水让他的梦想破灭。他在游历中看到了人民的苦难,国家局势的动荡,于是创作了很多爱国诗篇。
比如这首《淮村兵后》: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灼灼桃花却盛开在茫茫衰草之中,斜阳昏黄,凄厉的鸦鸣传来。那断垣残井,曾经是一户户温馨安宁的人家啊。这首小诗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却充满了对百姓的同情,对战争的控诉。其中营造出那种国破家亡、满目疮痍的意境,可比杜甫的《春望》,足见戴复古是难得的诗才。
当他行至江西武宁时,一位富翁非常爱惜他的才能,把自己掌上明珠许配给他,他在这里过了三年红袖添香的安稳日子。然而,一日,他忽然提出要回老家,面对妻子的追问,他吞吞吐吐地说出自己已有妻室。岳父知道后勃然大怒,多亏贤惠的妻子费尽口舌调和,让父亲放他自由,还把所有的嫁妆赠给他。妻子情真意切地赋诗《祝英台近·惜多才》,,为他饯别:
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揉碎花笺,忍写断肠句。道旁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
如何诉。便教缘尽今生,此身已轻许。捉月盟言,不是梦中语。后回君若重来,不相忘处,把杯酒、浇奴坟土。
那哀伤凄恻的词句,虽没有直说挽留,却句句流露出不舍之意,甚至以“把杯酒、浇奴坟头”之句,表明殉情之志,希望他能回心转意。但这个善良、宽容、忠贞的女人并没有挽留住他决然离开的的脚步。戴复古走后,她绝望地投水而死。此词成了她爱情与生命的绝笔,这是留在她人世间最后的回响。人们被她刚烈的精神感动,把投水的潭称为“节夫潭”。可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刚烈的女子在文学史上查不到任何踪迹,生卒年不详,生活履历不明,甚至连名字都无法核查。最具讽刺意义的是,明明戴复古抛弃了她,她留给这世界的名字依然是戴复古妻。
戴复古千辛万苦回到家乡,却发现结发妻子已染病身亡,只留下了一对10多岁还未成年的儿子。他追悔莫及,流着泪对着妻子的遗像吟出“拂拭丹青呼不醒,世间谁有返魂香”的诗句。可是没过多久,他又扔下了两个未成年的儿子,再次去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又是十年。这一年戴复古又走到了江西武宁,得知妻子的死讯,猛然忆起,妻子当年送别时在灯下为了缝制春衫的情景,提笔写下“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字里行间满是对妻子的感激、怀念与深深的愧疚。
可是,斯人已逝,追悔又有什么用呢?满目山河,空留对远方的思念;落花风雨,更添伤春之情,都不如怜取眼前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