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写人生风景
——赏读白云强老师《执笔》有感
文/覃晓倩
收到白云强老师的著作《执笔》已有数日。与以往不同的是,我没有像往常那样,收到书籍后便如饥似渴地在第一时间将整本书读完,然后马不停蹄、一气呵成地把书评写好。而是每日闲暇时,才会在静谧之夜轻启书页,然后在《执笔》的阡陌上逐字逐句认真研读,且边阅读边做笔记,唯恐不能完全领会与参透老师字里行间所要传递的思想。
或许想要写好这篇书评,还需静下心来,慢慢走进白云强老师的内心深处,捕捉文字里掩藏的深意,如此才能写出真切的感受。我在想,我该如何写好这篇书评呢?是写对首页初相遇时羞涩爱情和真挚友情的理解,还是写亲情萦绕下对人生与命运的感悟。
我一直觉得,喜欢一本书,最先吸引你的一定是它的书名,然后才是能打动你的个中精彩和丰富的内容。而这本让人产生好奇心、且令人爱不释手的《执笔》,第一眼吸引我的也正是它那令人浮想联翩的书名。
《执笔》是白云强老师众多文学作品中的又一部别具特色的短篇作品集,全篇分为上中下三集。上篇《东西》、中篇《自己》和下篇《行观》,这也是一部描述爱情与婚姻、人生与命运的故事集。正如白老师的书名一样,用手执笔写下人生况味。我想,若不是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是写不出如此古今参半的美妙、丰盛的文章的。
我很喜欢白老师的文字,不深、不浅,然而却又能激起读者心中的波澜。这些文字在老师的笔墨之下成诗、成歌,如画、如花,是如此的扣人心弦。读着读着,便让人情不自禁地醉入在了这淡淡的墨香里,尤其是在不知不觉间,让贫瘠的心也跟着变得丰盈起来。
特别是在东西篇《高山流水》里,虽然描写的是三人行——司徒有然、司空行之和温和之间的友情与爱情的“三角恋”故事。一开始司空行之一也是喜欢温和的,但为了朋友司徒,却理智地放弃了心中所爱选择成全,让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最后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将同学之间的深情厚谊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惊喜的是,在这个故事里,我却未从文字中看到爱而不得的遗憾、恼怒与疏离,只感受到了一份如高粱般的炽热、豁达与对朋友深深地祝福。或许这就是爱情最高的境界,也是白老师在潜移默化中向我们诠释的对崇高的爱的理解。
这本《执笔》,最大的亮点是作者别具一格的写作手法。白老师将身边故事与历史文化相融合,让人读罢耳目一新,意犹未尽之时,引人遐想。不管是《烧饼铺》《巧克力》《药》,还是《故乡我在》里的寻根,每一个故事都是如此的引人入胜,字里行间都散发着真挚浓郁的感情,令人不禁为之动容。特别是某些场景的描述细致入微,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虽然表面上给人感觉白老师是在写别人的故事,但在灵动、飘逸的文字背后的每一个场景中,仿佛都能捕捉到他自身的影子。这些影子实现了曾经和现在的面对面,让彼时和此时发生强烈的量子纠缠,或许这也是这本书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地方。
这些关于爱情与婚姻、人生与命运,用心书写的故事如深窖里酝酿的青梅酒,醉了作者,也醉了读者,让我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又如潺潺流水,流淌在我们心间,给我们温暖与启迪。
在中篇《自己》里,白老师将家乡的特色美食《菊花脑》《斩肉》逐一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让我们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与美食文化。下篇《行观》描绘的则是人生四季路上遇到的各色“风景”,他向我们传递了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人生境界》里,白老师娓娓道来,向我们阐述了一个人生的哲理:学会反思便可看懂人生;学会释然,方能读懂岁月。
我很喜欢老师在《执笔》中所说的一段话:“它是一本书,一本真正的书,一本可以在书店买到的书,一本可以静下心来读的书”。而在我心里,它并不只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幅人生的画卷,是支撑着我们在文学的道路上勇往无前坚持走下去的方向。让我们在阅读中慢慢品味,慢慢遐想,从文字中感受内心的愉悦,让这本书传递的美好迂回在这悠悠荡荡的人间。
我承认,我的笔不能够写尽这《执笔》中沧海桑田里亲情与爱情的暖,也诉不完书中岁月静好里光影之下所有美好而令人感动的瞬间,却只能借一星半点的感悟来勉强完成这篇略显潦草而粗浅的书评;却只愿徜徉在《执笔》的文字里,聆听作者的心声,用心体会语言的魅力;更愿从这本书中汲取丰富的文学养分。
《执笔》是一本能给人带来启迪与感悟的书,如果你也想从这本书中听到文字与心灵碰撞的声音,那么请与我一起漫步于老师的文字间,听涛声、赏星月、观风雨、悟人生,执笔写下自己的心得与感悟吧!也祝愿这本《执笔》能成为千千万万文学爱好者手中最衷爱的书籍。
作者简介:覃晓倩,笔名覃儿、心语,湖南省株洲市人,简书创作者、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简书》《青年作家网》《运河奖声》《东南散文》《今日头条》《辉煌之旅》等平台上。《写给 2023 年的自己》获得青年作家网征文大赛“优秀书信奖”。《故乡》获 2023.全国青年作家文学散文组二等奖;《赏株洲旖旎风光.品株洲人杰地灵》获第四届“全国作家杯”散文组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