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请几位新茶友在上海“无人茶室”读茶,其中有一位,看她第一眼就知道是老资格茶客了,直接能感受到她身上的傲气。
开始泡茶。现在我主泡的时候话越来越少了,只提了“静心止语,关注身体感受”等注意事项,没说更多的关于茶本身的介绍。因为语言太苍白,“茶说话”胜于一切。
第一泡喝了几杯,她忽然开声了:“老师,你这茶太不好喝了!”我一愣,随即淡淡地说“我们不关注口感”,继续安心泡茶。我知道自己并没有把茶泡涩。确实一直遇到的都是对老茶口感的赞美,首次遇到陌生茶友直言茶不好喝的情况,还真出乎我意料。换做去年的我,一定会立刻心生烦恼委屈,这样想:“不远处“大可堂”几千上万一泡的同年份同类茶我在这里免费请你喝,你居然还说“不好喝”?“不好喝”你尽管走啊!”
但现在的我能理解茶友的感受了。因为这大半年,我专心泡茶读茶,貌似自我封闭,其实正好相反,我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和许多“匪夷所思”的事,真正是阅人多矣,大涨见识!
比如在深圳的一次茶荟上,同一泡茶,茶友小巫说“从第一杯一直其苦无比,苦到最后一杯”,茶友丽春说“从第一杯就很甜,一直都好甘甜啊!” 而我自己当时的口感是不苦不甜。从那时起,我忽然明白,“甜与苦”都不是绝对的,与个人感受、个人身体状况等等都有关。当时一下悟通了很多道理,也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所以,这位茶友的反应我完全能理解。我没有生气,继续平静地给大家泡茶。经过了这大半年的习茶辨茶,我悟到了很多,识人同理,我明白了,要看清一个人,重点不要听他/她说什么,而更多看他/她做什么。我听到她虽然抱怨茶不好喝,但看到她还是非常认真地喝,所以也认真给她及时添茶。一泡茶结束后,她说她以前从来喝茶不打嗝出汗的,而这泡茶确实给她身体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于是我让大家继续体会第二泡茶。原以为她这次会不再评论了,没想到喝了几口,她又说:老师啊!我不得不说,您这茶真心不好喝!” 这一次我微笑没说话,不仅没生气,反而心里有些喜欢她了。真的,多少人戴着假面具不敢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出来,这位陌生茶友的直言不讳反而让我很欣赏。我继续平静地泡茶,看着她一杯杯认真读茶,后来倒头入睡,甚至时间到了也不忍放茶仙颂去吵醒她。醒来后,她苍白的脸上有了些红晕,表情友善了许多,谈了一些身体感受,虽然简单,但很真实。
本来我打算两泡茶就结束的,但现场大家的体悟都不错,也非常认真。我临时决定增加一泡70陈皮茶。茶渡有缘人,最早刚学茶的时候,我一片善心,觉得70一定比06能帮助人,所以动不动就约大家喝70,还会送一些给初识的茶友。后来发现,不是你的好意都能被人接收得到。一般人大多都有个劣根性: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懂得珍惜。送出去的茶,我后来有的去追回了。现在我不再送茶,不懂的人,自己泡不出应有的效果。现在我自己泡给别人喝的时候,也完全是看现场喝茶人的心性和状态,确实心诚、认真、有感恩心的人,有需要我才拿这么珍贵的老茶出来。
没想到,喝了几杯,这位可爱的姐姐又说话了:“老师,这茶好好喝啊!” 我没说话,继续泡我的茶,心里也没什么喜悦的感觉。确实,到了现在,别人对茶的感受与我而言真不重要了。
其实泡茶喝茶,修的都是自己,和别人无关。
很少来上海了,这一次也是应新认识的茶友之邀多待了两天,我已经不刻意行茶了,一切随缘而已。上次云游行茶是去年9月份刚学“身体读茶”了几个月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和那次相比,我行茶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
1. 那时我巴不得来喝茶的人越多越好。而且话比较多,会介绍老茶有多好,市场价格有多贵,以此希望别人能够认真喝。当看出别人有某些身体的病症或亚健康状况会急于“指点”别人。
2. 那时我常常第一泡就把自己手上最老的70陈皮茶拿出来请人喝,以为越老的茶才越能帮助到人。
3. 那时我泡茶的时候总会担心自己泡得不好,会担心大家喝了没什么感觉。一旦别人没有什么感觉,心里会比较失落。
4. 那时我担心人家误会我请人喝茶的目的是为了卖茶或推销培训课程,会主动做这方面的解释和澄清。
5. 那时走到哪里都自带电陶炉紫砂壶等等一系列专用器具,背着累死,不背又怕泡不好茶。
所有上面的原因,其实归根到底都只有一条:对师父的布施初衷和对“身体读茶”认识不深,加之自己本身底气不足,所以患得患失,害怕得不到别人的认可。
针对我这种情况,师父曾及时给出了四个字的指点“无欲则刚”。当时,我还有一点不明白,觉得我确实是“无欲”呀,因为没有想过收别人的钱,也没有想过卖茶卖课程啊?现在知道了其实还是“有欲”的——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后来在妙茶湾学习了很久,把泡茶的态度整个反转了。妙茶告诉我们,其实根本不是为别人去泡茶,只是自己反正要喝茶,有人来,顺便请人喝一杯而已。先把自己调好才是最重要,别人参不参与是次要的,更不要去想什么“帮助别人”,因为这世上,你能帮的人只有自己。大多数人在“帮助别人”的背后还是有求心的,希望得到别人的感谢,即使不是物质上的也是精神上的,一旦别人接受了帮助没有反应或者不但不领情甚至“恩将仇报”,自己就会升起烦恼心,这都是“有欲”的表现。我现在能理解的真正的“无欲”是:我喝我的,我泡我的,你参加也好,不参加也好,你受益也好,无感也好,或者感觉很糟也好,都与我无关。因为,我要修的,是我自己,而不是任何一个别人。
于我而言,泡茶读茶是最合适我的修行方式。我早就不再迷恋老茶的色香味和读茶时的舒适感了。更多的时候,我都是在泡茶。我慢慢可以不过分依赖外界设备去泡好一泡茶,我也可以越来越自在地为陌生人和陌生场所泡茶,学着因地制宜,随缘发挥,通过自修去与茶做更好的链接。
茶是活的,它因人因地因时而变,人也应该如此,跳出二元对立的直线思维,更立体更全面更客观去感受自己,从而由己及人,去感受万事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