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写在最前
赵云,一开始作为韩馥手下郡吏,为了伸张正义替韩馥报仇、为了帮助百姓找到仁政,带义兵投靠公孙瓒,讨伐黄巾贼,凭借着战功升职,后来帮助刘备管理骑兵,最后因为看清楚了公孙瓒的恶劣军阀本质,借着回家奔丧的机会,辞别了公孙瓒。
- 龙枪起于动乱的北方
董卓 将皇帝劫持到长安,公孙瓒 趁关东义军内乱,在北方出兵威胁远在前线的 袁绍 ,袁绍只好割让渤海郡求和。得到了渤海郡的公孙瓒又派军队由磐河进攻,在安平击败了韩馥的军队,进军冀州,想要夺取冀州。
无家可归的袁绍看准了时机,一面派人联合韩馥,一面派人怂恿公孙瓒袭击冀州。虽然韩馥手下 耿武 、闵纯 、李历 曾经建议断袁绍军粮,赵浮 、程奂 甚至请求带兵驱逐袁绍,韩馥自认为无力抵抗公孙瓒,还是将冀州让给了袁绍。
后馥军安平,为公孙瓒所败。瓒遂引兵入冀州,以讨卓为名,内欲袭馥。
会卓西入关,绍还军延津,因馥惶遽,使陈留高幹、颍川荀谌等说馥...(韩馥)乃让绍,绍遂领冀州牧。——《三国志 魏书 袁绍传》
正逢青州、徐州地区三十万黄巾贼暴乱,公孙瓒只好暂时放弃了对冀州攻略。董卓听说袁绍得了冀州,气得夷灭了袁绍宗族。当时,豪侠蜂拥而至过来投靠袁绍,为他卖命。韩馥心怀恐惧,便逃跑到陈留太守 张邈 那里去了,后来又被袁绍逼迫得自杀身亡。
- 云怀仁义而来
赵云是常山真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本来是韩馥治下常山郡所举郡吏,韩馥遇害后,赵云决心带领义兵离开不受信义的袁绍,去投靠公孙瓒。当时公孙瓒正深深担忧冀州人投靠袁绍,所以对赵云来投很高兴,但是嘴上又很傲娇的嘲笑赵云:"听说你们冀州的人都愿意投靠袁氏,怎么你却能够迷途知返啊?"
时袁绍称冀州牧,瓚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
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三国志 蜀书注 云别传》
赵云回答:"现在天下大乱,百姓都遭遇非人的对待,我们的人讨论的,是哪里有对百姓好的仁政,不是袁公好还是将军好的问题。"
之后赵云就跟随公孙瓒四处征伐了。
- 银袍白马长枪征四方
初平二年(191年),公孙瓒汇合弟弟公孙范的渤海军队,集结精锐部队两万人,击败入侵渤海的三十万黄巾贼,将自己的势力范围辐射幽、冀、青、兖四州。
青、徐黄巾三十万众入勃海界,欲与黑山合。瓒率步骑二万人,逆击于东光南,大破之,斩首三万余级。—— 《后汉书》
内心膨胀的公孙瓒任命 严纲 为冀州刺史,田楷 为青州刺史,单经 为兖州刺史,进军界桥。
界桥之战中,虽然白马义从旌旗和铠甲上的反光照得天地都变亮,但是袁绍军队还是强悍,以少胜多,袁绍大将 麹义 斩杀严纲,公孙瓒军败退回渤海。
- 龙因背德而去
界桥一战之后,公孙瓒败退回北平,并派遣刘备前往齐,协助青州刺史田楷防御袁绍,赵云跟随刘备一同前往,帮助 刘备 管理 骑兵。
袁绍攻公孙瓒,先主与田楷东屯齐——《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
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三国志 蜀书 关张马黄赵传》
这时的赵云也看清楚了公孙瓒的真面目,兵败之后的公孙瓒继续穷兵赎武、压迫掠夺百姓,赵云没有在他身上找到半点能带给百姓的仁政,所以他心灰意冷。正逢赵云的哥哥逝世,赵云以此为借口辞别公孙瓒暂时回家,刘备知道他不会回来了,紧紧的握着他的手告别,赵云告辞说:"我无论如何都不会违背道德。"
最终,赵云还是回到刘备身边,帮助他成就了蜀汉大业。
补录
总督看到过很多人认为主骑是一个职位,但是根据多方面资料对比和研究,总督告诉大家,是【管理 骑兵】的意思。
资治通鉴,是北宋砸缸的司马光写的,他参考了《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版》等资料之后,分析整合出这么一句话。
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云遂从备至平原,为备主骑兵。——(资治通鉴第六十卷)
后晋人写的
玄宗逃难,以军政委良丘,使王思礼主骑,李承光主步——《旧唐》
梁朝邓季筠传的记载
及太祖镇汴,首署为牙将,主骑军——《五代·梁书》
这里的主骑是什么意思?是“主管骑兵,管理骑兵”的意思。所以大家读史书的时候,切记不要险隘的钻牛角尖,如果把视野集中在一个地方,不去找别的史料对比参考、加以研究,就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禁不起推敲的结论。
文章序列 —— [0006][3+B][001]千面堂·三国·蜀·赵云-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