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这几天,在读一本书《认知觉醒》。虽然也是一本心理学或者可以称之为脑科学方面的工具书。但是不同于其他枯燥抽象的理论言语,读起来让人倍感乏味无趣或无所适从。文中的许多观点分析让我颇有感同身受之意,而且从实际上真正帮我们解决了如何实现认知觉醒,如何跳出焦虑,找到自我成长的方向和方法。

首先,此书就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明晰的读书方法。不要求一年读多少本书,要坚持日更多少?这样看似的努力,如果仍是停留在自己能力的“舒适区”,则毫无意义。读书不仅要输入,更要输出。输出不是摘抄几句经典语句,那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而一定要是自己读书后的深刻感悟。哪怕仅仅是某一句话,某一处打动了你,不要急着渴求把书读完,把你的感受、启发写下来,或者讲给他人听,这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收获。

分享我的收获:

认知觉醒一: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差异是认知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我们的大脑从发展史上来说包括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而他们的发达程度跟他们出现的时间有关,本能脑最为发达,而理智脑最为弱小。而觉醒和成长就是要让理智脑快速变强。而如何变强?那就要让自己主动走出舒适区,保持耐心,抵制诱惑,面对舒适和娱乐时,做出与他人不同的选择。想办法让本能脑和情绪脑感受到困难事物的乐趣并上瘾,才是理智脑最高级的策略。

我们常常会感到焦虑。而焦虑的原因无非有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焦虑就是欲望与能力之间差异太大。

认知改变二:潜意识,是生命留给我们的彩蛋。我们要学会消除潜意识带给我们的模糊概念。如面对一件事时不自觉的焦虑、恐惧、迷茫。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迎着他,拆解她,消除它。优秀的人都做得同一件事:消除认知、情绪和行动上的模糊。但潜意识也有他的优势。我想有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瞬间:冥冥之间,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或感觉告诉我们,就应该这样做。或者你在看到某事或电影的某个场景时,脑海中会联想自己或突然深受启发,甚至有所发现和发明。这就是感性的力量,也就是我们大脑里属于感性的那一部分。有时候,他能帮助我们感知真正适合自己并需要的东西,让自己处于学习的“拉伸区”。所以,高手学习时,会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

认知收获:

1.教育的意义就是教你在遇到一件事的时候如何看待她。自己行动力弱的时候,说明脑子里对未来的具体行动不清晰。这个时候,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把自己所有想做的事情都列出来,找出最重要的那件事,让脑子清醒。

2.最佳的学习区域在拉伸区,目标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难易适中才是学习的心流通道。当你对当前活动感到厌倦时,说明你应该提高难度,当你对当前活动感到焦虑时,你应该保持这个水平专注练习。反复这样交替练习,就能让自己进入心流通道,沉浸其中。例如:《刻意练习》的方法练琴——不是只简单的规定她完成曲子几遍就可以,而是先让他弹一遍,弄清她的易错点难点在哪里,然后把任务划分成几个小目标,今天可以先完成第一个小目标,只练自己弹错的地方,目标是只要不出错流畅弹3遍就算完成。练习过程中及时纠正她易错地方,这样他便会很快专注沉浸其中。

3.深度学习的三个步骤:获取高质量的知识;深度缝结新知识(把所学知识深度内化,用自己已有认知去解释新知识);输出成果去教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能力。读书时无需化思维导图或框架,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寻找触动点。哪怕是一句话、一个案例,只要真正触动了我,并让我发生真实改变,就值了。

4.用是最好的学,教是最好的学,输出倒逼输入。真正的学习不是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再反馈。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学到了多少,而在于改变了多少。道理都是空头支票,改变才是真金白银。

5.当我们对情绪问题或工作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不要一个人闷头苦想,要学会主动寻求外部帮助,借助他人的多维度视角来克服自己单一视角的局限。当飞行员在飞行时出现异常状况时,第一时间总是报告塔台指挥员,是因为当人在出现危险时,心智带宽会降低,容易陷入单一视角,而指挥员可以给他更好地指导。

6.当你遇到不想做比如必须要做的事时,可以念一句咒语: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而是在做另一件事。比如:每天早晨,我不愿起床,我就可以告诉自己:我不是在起床,我是在和闹钟赛跑(练就我的好身体,欣赏清晨的第一缕微风)。心理学上叫做:动机转移。

7.人的睡眠周期:在睡着后3;4.5;6;7.5小时后醒来会觉得神清气爽。早上7点钟,人的精力最充沛,工作效率会非常高。午饭后的效率峰值在下午2点到4点出现。

8.高阶读书法的两个建议:一是特别注意自己在阅读时产生的关联,让你想起了其他知识,一定要留意把他记下来。二是读写不分家。阅读后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所读收获阐述下来,并分享教授给别人。

9.费曼技巧:就是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讲清楚,最好让外行人也能听得懂。也就是无论学什么东西,都要努力琢磨他们究竟在讲什么,什么意义,然后用自己理解的话把他重新讲出来。比如在读到描述恐龙的大小时,一大串数学很抽象,我们就可以用直观的物体来亲自感受他的大小。   

10.运动更大的意义不在于健身而在于健脑。灵魂想要走得远,身体必须在路上。运动之后脑子需要充分接受考验或挑战,才能让自己变得聪明。所以,有效的模式是在运动后1-2小时内进行高强度、难度的学习或活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导语】 有些人迷迷糊糊地到了某个年纪,突然发现很多事情原来是这么回事,要是当时能够早知道这个道理就好了,或许有更...
    rpup阅读 1,016评论 0 1
  • 最近在阅读周岭的《认知觉醒》这本书,和大多数人一样,翻开书我就被吸引了。 这是一本关于心理的励志成功类的书籍。作者...
    静心怡然阅读 322评论 2 22
  • 2022年100篇读书文章计划,进度:010/100 阅读的价值在于有所领悟,并学为己用,海量阅读,多多益善 这本...
    筱君读书阅读 891评论 0 1
  • 《认知觉醒》 第一章 大脑 一切问题的起源 三级脑的理论由来已久,只是大家可能会误解,脑子还有分级?这个分级没有高...
    GraceAn阅读 650评论 0 1
  • 不甘于现状却又陷于现状,似乎成了多数人的状态。 这本书告诉我们只要觉醒一些认知,就能带来爆发式的成长。 从三个方面...
    竹子般的人生阅读 8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