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中的大片到底怎么制成的?
为什么“英雄们”总喜欢绝地反击?
故事情节峰回路转为何充满惊喜?
对于我来说,这些问题让我充满了好奇。而后浪图书翻译出版自美国剧作家鲁滨逊的作品《打草稿》帮我揭开编剧们编辑出那些精彩故事的秘密。
为啥学习“打草稿”?
说起编剧来,有些人似乎感觉不屑一顾——不就是个讲故事的吗!而且一味地的把故事编的离奇有什么了不起!?再说了,你又不是搞编剧的,你学习编剧这不是不务正业吗!
编剧就是讲故事,讲出一个好故事,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有什么价值呢?从过去看可以知道,能够流传千古的文字,大多数都是一些精彩的“故事”。无怪乎一本伊索寓言流传了这么好几千年,而庄子的《南华经》,一会儿讲“北海有鱼其名为鲲”,一会儿讲“庖丁解牛,目无全牛”,在吸引人的同时讲述自己的道理。《佛经》、《圣经》也莫不如此。
把故事讲好,讲出彩,讲的吸引人这还真的了不起。古典老师在他的“超级个体”订阅专栏中把“讲故事”当做未来人发展的稀缺能力之一。这个讲故事倒不仅仅是学会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未来可以胜任保姆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讲故事这个能力可以在高感性时代带给人更多的认同,不管是竞选总统还是商务演讲都需要这个能力。
从这个角度上看,学习一些编剧的能力,提高自己讲故事的水平,其实不是“不务正业”,而是让自己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时候,有更多可能性,更多“上位”的机会。
简单表格助力专业编剧
一本厚厚的大十六开的书,会不会一看来充斥着各种专业的理论,宣讲各种流派的技巧观点,让人无所适从,甚至读起来昏昏欲睡呢?这本《打草稿》并非一本教你一步一步写出剧本的工具类书籍,而是着眼于如何专注编剧的核心环节——帮助你整合角色、人物关系、情节和架构,让你真正了解你所要塑造的角色,定制出优秀的故事情节。它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这本200多页的书中提供了8种思维训练表,全面详尽的帮助作者构建故事前提、角色发展、人物关系、人物弧、情节架构、情节点和场景等元素,让你流畅的写出完美的故事来!可以说,这200多页的书籍,本质上就是对8张故事思维训练表的解读和刻意训练操作说明。
拿其中一个《角色发展工作表》为例,作者说:
一个了不起的角色是我们看电影之后记住的。
优秀的故事不一定要有离奇的情节,但一定要有精彩的角色。那么这些了不起角色如何塑造出来呢?作者给出了一个《角色发展工作表》,从这个角色的名字开始,这个角色的名字有什么含义,他有什么明显特征?帮他填一张这样的表格,如果说把“他”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如果你的故事是玄幻大陆的话),昵称,发型、穿衣服的风格,发型肤色,职业、工作地点等等虽然详细,但还没有超出我的意料的话,那么他养不养宠物,政治倾向是什么,喜欢什么乐队,喜欢看什么书或电影,最喜欢的数字是多少,讨厌/喜欢吃什么东西,有没有过敏,有什么依赖药物,他/她认为自己十年后是什么样子等等,如果能够把自己塑造的人物详细到这个地步,那么,这个人物一定会活生生的站在你以及你的读者/观众面前。
每个工作表都构成讲好这个故事的一个维度,把各种表格全部设置完毕的过程,其实就是你的故事从萌芽到充盈的过程。
编剧谈法律——附录也专业
本书的附录2非常高能,名为《编剧法务实用指南》,这是“如是娱乐法”公司编撰的一本法务实用指南,帮助编剧们从剧本创造到电影拍摄的全过程,提供专业法律建议,规避法律风险,维护创作者的权益。即便不是专业的编剧人员,只是一个喜欢自己在简书/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些文字的写作爱好者,这部分内容也可以给自己很多有价值的帮助,比如很多人问:“文章创意被抄袭的问题应该怎么对付?”
单纯的创意和思想不被任何一个国家著作权法所保护,但是,如果及时进一步细化,把创意转化为具体的表达并及时记录下来,让创意衍化成享有著作权的实在内容,这才是保护创意的不二法门。
《编剧法务实用指南》中对于如何进行版权登记,怎样1分钟搞定剧本著作权登记,以及把剧本卖给制片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风险等等都不厌其烦的做出详细说明。甚至连你剧本版权能不能办理质押贷款,离婚时怎么把剧本版权进行分割都有所涉及(话说我怎么感觉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剧本捏?)!
当然了,读完这本《打草稿》,学会填写各种高能的思维训练表格,仅仅是“打草稿”,想要写出一个精彩的故事,甚至一部可以卖钱的剧本,关键是坚持写下来,正如一个想要成为马拉松选手的跑步者,给你专业的跑鞋和运动耳机并不能让你成为马拉松冠军一样,坚持每天都要跑步却是实现目标的唯一途径。
想更加擅长做某事的唯一方法就是经常去做这件事情。
那么,想要讲一个精彩的故事,你拿起笔来了吗?
(点击《打草稿》可直达购书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