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郑明月两位男孩的妈妈(六年级和幼儿园小班)。热爱生活喜欢正面管教和心理学,喜欢和不同的父母聊聊生活和育儿的点滴。原创第40篇,希望每一篇文章都能为你点燃学习育儿的乐趣。
参加写作群43天了,中间请假迟发送共三次。写作过程中体验到喜悦,也有让人厌烦的拖延症,每次要拖延到最后一小时才开始写作。
写作的初心是希望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和平日学习的总结。以前总是学习完就还给了老师,通过写作收获到课堂的复盘。
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让这些文字成为美好的回忆。日更也得到了儿子和老公的支持,每天都会催着我你写完了吗?当然孩子也会担心我没早点写完会没时间陪他们玩。
每天看到群里的小伙伴把时间提早到了早上,我也会告诉自己明天早点写,可是第二天又抛到脑后了,总到晚上最后一刻才挤出来。这种感觉很不舒服,但行为上为何总是如此,明明知道这样仓促写会懵圈会有压力,知道的事情又不挑整。
法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朱尔斯·贝约尔认为:“绝大多数人的目标是尽量不动脑子地生活。”如果你想变得与众不同,各位拖友,开始知而行之吧!
我想也是我逃避不动脑的原因之一吧,但是内心又有个声音告诉自己不可以这样。所以又拖延到最后一刻开始。
《终结拖延症》里告诉我们改变消极思考方式,缓解压力情绪,采取积极主动行为,这就是认知、情绪和行为的三管齐下方式,可以帮我们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看清拖延行为是怎样运作的,以及有效改变拖延思维(认知方法)
帮你建立起你的忍耐力和持久性(情绪方法)
确定你的方向,落实行动(行为方法)
认知方法:帮你重新思考你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改变自动负性思维(ANT),比如你可以教自己跟拖延思维争辩,那些如“我一会再做”都是自欺欺人;你害怕失败,是因为你害怕被拒绝;你推迟行动,是为了避免那些子虚乌有的恐惧。
情绪方法:拖延很可能是因为一些不愉快的情绪引起的,你想避开这种紧张、不快,想要用一个更加安适的行为来转移情绪,代替不快。这些负面情绪主宰你的心态时,拖延就成了自然反应。你必须学会跨越情绪上的障碍。
行为方法:当你拖延时,十有八九是在用一些压力小或不太重要的事,来代替被拖延的那件事,比如看新闻、打游戏。书中有大量的方法帮你控制分心行为。
元宵佳节之际终见拖延,从当下开始终结掉拖延对我的干扰,生活可以活得更精彩,再不用承受那些常与无必要的、自寻烦恼的拖沓相伴而来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