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长篇小说《人生海海》里有这样一句话:
“幸福是养自己的心,不是养别人的眼。”
深以为然,人生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的,从来都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但现在有很多人却活反了,不断地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的幸福瞬间。
一张张温馨的家庭合照,一段段甜蜜的情侣互动,一次次豪华的度假,似乎都是为了证明自己过的真的很好......
但真正的幸福从来不需要“晒”。
晒,是一种物理的过程,它代表着“蒸发”。
越是向外晒出来的东西,越容易失去。
私藏起来的时光,才更能让幸福沉淀下来。
杨绛在《我们仨》中写道: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从来都不在他人的口耳相传中,而在自己生命中经历的点点滴滴里。
真正的幸福,更是在靠近内心的感受,绝非是去搏别人的眼球。
01
不养别人的眼
小说《美丽的新世界》中有这样一句话: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思考,
而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笑,为什么不再思考。”
确实如此。
当一个人活成了别人想要的样子,便失去了真实的自己。
歌手梁博在《一刻》演讲中说:
“每个人都想做一个更好的自己,但我们只关注前面的词,也就是说,我们想做‘更好’,但你做的是你自己吗?”
我们真的想要努力工作一辈子,却在别人眼里变得优秀吗?
事实上,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各有特点,各有优势,没必要按照别人的标准来。
我们可以胖,可以高,可以矮.....不一定别人认为的就是对的;更没必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让自己活在无休止的表演中。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和理想的方向。
与其关心别人的观点,不如专注于自己的世界,做最真实的自己。
有人说,人生唯一的距离就是做一个干净的自己。
生活在别人眼里,只会让自己失去自我,不再快乐。
所以,做好自己,不为别人的认可而努力,不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参照物;
活出自己,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才是对人生最好的诠释。
02
养自己的心
在几天前,由数百位淘宝红人和明星汇聚杭州参加的电商奥斯卡上,一位二孩宝妈成了全场焦点。
作为独立女装品牌主理人的Winnie Tang原本是一位老师,有娃后成为全职太太,平时生活在美国,享受着优渥的生活。
在旁人眼中的Winnie Tang,年不过三十,两个宝宝健康可爱,家庭条件优越,可谓是人生赢家,收获的全是赞美。
但Winnie Tang并不这么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认为这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最后终于下定决心,在中年危机来临时放下现有的生活,无视家人朋友的质疑,重启人生转型网红博主;
一年时间实现了年GMV破亿的壮举,成为品牌主理人,让自己的品牌不仅在国内广受认可,更是走向国际市场。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别人如何看你不重要,自己如何看自己才重要。
Winnie Tang从来没有将幸福交给外在的物质和别人的评价。
而是关注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因为她知道,幸福不在外界,不在他人眼中,只在自己心里。
所以,幸福更是一场关乎自己内心的修行。
放下执念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执念,那些抓住内心深处的东西,似乎让我们无法自拔。
是对金钱的执念,对名利的执念,对权力的执念,或者某些人或事物的执念......
这些执念会让我们的心境变得混沌不清,感到痛苦。
而当我们放下这些执念,我们的内心便将得到自由,我们也能够踏上幸福的人生旅程。
放下执念意味着放弃对结果的执着,去接受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瞬间的变化。
有些事情是我们掌控不了的,对于那些事情,一味地在外面寻找可能永远没有答案和解决方案。
其实走出执念的迷宫,往往是一个自我发现和探索的过程。
需要我们深入自己的内心,去探索自我,去寻找自己的缺失和短处,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和自我提升。
我们背后的执念,也可能源于童年的经历,它被深深地刻在我们的意识里,影响着思考和举止。
追根溯源,梳理清楚自己的内心,问自己问题,终会找到真正的答案。
我们也会更加强大和自信,按照自己的人生节奏,成为更好的自己。
放下包袱
罗翔老师说:
只要不关注任何人的动态,不揣测任何人的想法,不去设想一些没发生的事情,
简单点,钝一点,慢一点,你会发现你过得很自在。
现在是科技时代,我们随时都能接受到最新的资讯,哪怕远在千里之外的人,我们也能通过网络了解别人的日常,但方便的同时也平添了很多烦恼。
发现比自己美的人有很多,比自己有钱的人有很多,比自己优秀的人更多,逐渐产生落差感,“难道自己是来这个世界凑数的”,“别人的才叫生活,自己只能叫生存”。
很多年轻人都陷入了这种焦虑怪圈,不止跟网络世界的人对比,还跟身边的人比较,谁的对象比较好,谁的工资比较高,谁的身材比较好......而这种比较,常常让人陷入痛苦。
然而,我们不妨用罗翔老师说的简单、钝、慢的生活方式让自己先停下来,减少社交媒体的浏览,不再过度关注别人的生活,不去纠结于他人的想法;
而是反思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和幸福上。
当我们可以放慢脚步,去简化自己的生活,我们也能放下心中的包袱,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享受当下的美好,感受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而这样的生活方式,也重新定义了什么对我们而言才是真正的自在和幸福。
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外在的基础上,终究是不稳固的,所以真正的幸福,是放下执念,向内探索;放下包袱,专注自己。
与自己的内心和谐相处,这,才是幸福的真谛。
毕竟,人生是为了活出自己,而不是为了取悦他人;幸福是为了滋养自己的内心,而非养别人的眼。
过的幸福的人,其实都在做自己
幸福是没有参照物的,我们听到的、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坚持做自己。
莫泊桑说:“人如果能坚定自己内心所想,不攀比,不盲从,不被他人影响,一门心思过好自己的日子,就会快乐许多。”
当我们能尊重内心的声音,不被外界杂音扰乱,按自己的理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按照自己喜欢的意愿去生存;不卑微,不讨好,不委屈,不将就,便能蓄得一生的幸福。
在色彩识人心理学中,我们可以找回真实的自己,首先在色彩心理疗愈师的引导下,运用色彩识人技术看见真实的自己,看到自己的真实情绪并留意自己的情绪变化;
然后运用色彩疗愈技术清理、释放情绪,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自己的真实体验,面对任何情绪和自己的不足不再评判与抗拒,而是接纳当下真实、“不完美”的自己,这样我们也将打破旧的思维模式,转化成新的思考方式,从自己不同的情绪状态中看到自己,并一步步找回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不再被别人的思想“拉扯”,而是收回注意力放在当下,跟随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就好。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关注七彩人生,解开人生路上的困惑,我们下期见!(部分图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