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生活连起来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亦是一场珍贵的旅途,沿途的风景造就了我们一个又一个生活处事的方式,今天阅读李玫瑾老师的《心理抚养》越来越觉得孩子小时候的教育与陪伴太重要了。
昨天朋友圈看到同事趣谈,孩子不睡觉,她搬出了打针的“二蛋叔叔”,“二蛋叔叔”模样严肃凶狠,手上还拿着医院打针的针筒,不经世事的孩子见了肯定会乖乖睡觉,妈妈很似厉害。但是最近看了这本书,我却又有新的认知,觉得孩子尚小,我们尽量少用恐吓的手段与孩子相处,孩子不睡可能还是比较清醒的状态,就陪她多玩一会玩具,多蹦跶下,估计再几分钟就马上要睡了,可能我们初为人母尽早想给自己留一些自由的时间,想让孩子多睡几分钟,我们就浑身解数了,有时候我们也要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越看这书,越觉得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都是盲从,也都是非常随意,从幼儿阶段的关怀备至,到小学阶段的简单粗暴,其实我也走过非常多的教育误区,尤其当孩子出现不如意的状态时,首先崩盘的就是自己,失去了调整的能力,就对孩子的教育一通大呼小叫,也真为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觉得后悔,但人生没有后悔药,每一帧已经留在过程中,但教育过程中有一件事我还印象颇深。
那是女儿读幼儿园的时候,听班主任老师说,她经常会随意的拿其他小朋友椅子背里那个袋子里的东西,然后塞到自己的袋子里,我也要感谢老师及时跟我联系。对于小孩子来说,可能是好奇,也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当得知此事时,那天我记得非常清楚,我把她放在阳明花园那个房子卫生间的凳子上,然后询问了她是否有这样的事情,她一开始可能以为我不知道,有想继续撒谎的倾向,后来我也不管青红皂白,我就拿出了小时候妈妈对付我的手段用针对待,她就老老实实说了一些事情的过程。
小时候,我也是一个无厘头的人,妈妈存着造房子要用的硬币在毛竹筒里,我呢今天一元,明天两元,将母亲积攒的钱基本消耗殆尽,事情在某一天爆发了,记得母亲用针狠狠的刺我,我在那个大大的千湾床里,根本逃不出来,因为我做错了,也感谢母亲当时对我的凶狠,及时矫正了我当时的错误做法,对这个观念就在那一刻被形成,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否则是要付出代价的。时隔30多年,很多事已经渐渐模糊,唯独这次的追打,我记忆犹新,用同样的方式教育我的孩子,虽然有些老套,但肯定也会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深刻地印象,记得小学同学送她东西她会告诉我,一方面我告诉她以后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因为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给你东西的,另一方面她可能也害怕以为自己拿了别人的东西,会受到妈妈的惩罚。
作为妈妈在育人的过程中,不要觉得有些事没关系,有些事有关系,我们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做个有心人,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将问题及时的扼杀在萌芽状态,但我们在过程中也要学会巧妙处理,智慧的解决,随着孩子青春期的来临,我想作为家长肯定会面对更多的挑战,我们要多读书,为自己能更加冷静的处事方式奠定更多的底气。作为妈妈,我希望能将更多优秀的观念传递给我的孩子,让她有更宽广的人生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