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辉
今天,梁慧婷老师在207班为大家呈上一节她精心准备了一个寒假的童漫作文课,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一鸣惊人。大家对梁老师的今节课评价很高,宋导师也不吝赞美之词。梁老师的这节童漫作文课给了我们学员很多启示,从中可学到些什么?现将反思总结如下:
一、“童漫作文”的选材要讲究
选择的漫画要对学生的胃口,符合学生年龄段的认知特点,要有趣,充满童真。学生一看到就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争着想说的漫画,才是孩子们喜欢的。要避免选择那些脱离孩子生活实际的漫画,这些漫画孩子们不喜欢,就没有言说的冲动。梁老师精心选择的这幅漫画,画面人物个性鲜明,具有强烈反差的视觉效果,很对孩子们的胃口。孩子们一看漫画就非常兴奋,个个争先恐后踊跃发言。课堂学习气氛浓厚。所以说,选对了漫画,等于成功了一半。
二、课堂的导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上课伊始,梁老师别出心裁地让班里的孩子们给刚到南京的她,推荐南京的一种美食。紧接着,梁老师出示一幅美图,让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食物。并出示句式: 我喜欢吃 ( )。
为了能经常吃到 ( ) , ( )。
梁老师这样的导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一下就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课堂里孩子们都举着小手,争着表达。再加上句式的引领,学生的发言规范、完整,说得像模像样。
三、推前想后,妙趣横生
梁老师从生活自然地过渡到漫画上。两个兔子,他们喜欢吃胡萝卜,怎样才能经常吃到胡萝卜呢?经过师生交流分析,明确最好的办法是他们自己去种。这里梁老师运用了漫画的“推前想象”。想象从两粒种子开始,两个兔子很辛勤地劳动,这时,梁老师适时提供词语:浇水、施肥、除草、除虫 、晒太阳。经过一番辛苦,小小兔和大大兔种出来胡萝卜,长成了什么样?
这时,梁老师并不着急揭开谜底,而是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两棵胡萝卜叶长得怎样?并请学生上台,根据漫画人物的形象演一演小小兔和大大兔。当绝大多数学生以为小小兔种得萝卜很小而大大兔种的萝卜很大时。梁老师话锋一转,采访起刚才表演的小朋友:你为什么这么肯定小小兔种的萝卜很小,而大大兔种的就很大呢?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这一问一下就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当谜底被揭开时,同学们才恍然大悟。这产生了意外,也让课堂一波三折,妙趣横生,充满魅力。
四、搭建语言支架,连缀成文
梁老师这节课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那就是把在这节课里进行的各项言语表达训练,在最后通过一个练笔,把它们连缀成一个完整的篇。首先,这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有了对篇的认识。但课堂上,梁老师让学生先说后写,补充填空的形式,完成作文,让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螺旋式上升。
总之,梁老师这节童漫作文课不仅构思上,而且在对学生语文表达的训练上,都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童漫作文的确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