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读《秀出你的的工作》(作者是美国的奥斯丁克莱恩),发现这真是一本特别好的书
这本书告诉我们怎么样去做自我营销,如何把工作当成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且让它以更吸引人的方式去分享,去曝光,直到让人看见可能是被你的下一任老板看见让跟你志同道合的伙伴看见。
这里面有段文字特别吸引我,“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上班族,你的下任老板已经看过你的个人主页,所以不必去读你的简历,如果你是学生,你的第一份工作机会可能来自于你放在网上的一个作业项目,如果你丢了工,却有一片网友了解你的特长,愿意为你牵线搭桥,又或者你把副业做的风生水起,收获了众多粉丝于是干脆把副业做成主业”。
这话讲的太好了,我们常常会把很多的时间放在磨练一下技能,学习一门手艺或者经营做生意上面。
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常常忘记了一件事,就是把你正在做的这件事,这一份事业,分享出去,去吸引志同道合的人,去宣传自己,去打造个人品牌。
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更好的把工作分享出去,从而吸引到你想要吸引的人呢?
首先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圈子。
音乐家赖恩一诺提出过创意圈子的概念。很多的我们以为孤独的天才其实都是处在一个互相支持,互相借鉴的圈子里面,创意有的时候其实合作的产物是,是在交流碰撞中产生的。
所以我们要找到建一个适合自己的创业圈子,找到这个圈子之后,要为圈子去做一些贡献,比如说你在这里要分享你这些有趣有用的观点,提供人脉或者是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话题等等。
多分享,多贡献,其实才能够在这个圈子混的更好一些,而且圈子会给到你一些更多的也会回馈你更多的资源。
接下来,不管你业余还是专业,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初学者去学习。
初学者这里强调的是,要向初学者一样,也保持空杯的心态,不怕被嘲笑,愿意去尝试和不断的分享。
一定要去发声,这个不断分享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管你自己还是别人,都能在这款当中去获得经验获得有价值的内容。
其次是每天分享一点点。这里面有几个小tips。
首先要寻找合适的社交平台,比如微信朋友圈,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等。
其次,要寻找适合你自己的分享方式,比如有人喜欢做视频,有人喜欢写图文。
接着要分享意义的事情。分享之前要问自己,我分享的东西是否有趣或有用,如果两者能占一样,那么就分享,如果不能,那就果断抛弃丢掉。不确定的事儿就先不发。
最后要建立日更的制度,每天都分享一点,你的工作,或者你正在做的有意义的事情。
通过以上的方式先让自己勇敢卖出一步,并养成分享的好习惯。
当然在这个后面还提到了一些有实操参考价值的方法论,等后面看到了再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