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隆部骨折内固定的选择
保守治疗
内固定物选择
两型发展历史
髓内钉要晚四十五年
Γ钉 1990年首次报道
DHS 1955年首次报道
生物力学上看髓外的偏心固定稳定性不如髓内的中心固定牢靠,但临床效果有综合因素
内固定与外固定的META分析提示结果类似
粗隆部骨折发生率
不到30%为A3和粗隆下骨折
2/3可以选用DHS
DHS金标准:
历史悠久
简单易学
适用于A1+A2
简单骨折疗效良好
经济实用
内固定的选择
小转子完整的骨折(A1型)各种内固定都可用
A2型骨折(顺粗隆间)选择髓内钉,如选择DHS需加用大粗隆保护钢板
DHS为偏心设计,不适用于不稳定A3及粗隆下骨折
经皮加压钢板PCCP
以色列人设计,类似双头DHS
经导向装置经皮置入
减少了手术时间和出血量
适用于较稳定的A1\A2型骨折
不稳定骨折A3型或粗隆下骨折仍是禁忌
髓外固定-DCS/角钢板
DCS可用于骨折线高于小转子、外侧骨皮质完整的骨折
角钢板可用于A3型反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但大转子外侧皮质进钉点粉碎时不宜应用
两种内固定的选择转变
髓内钉手术费用比用钢板高,N:$15000 P:$10000
国内INTERTAN
RMB30000
DHS RMB10000
美国医生与国内业内选择基本一致,多数选择髓内固定,但随内固定除了生物力学固定较好外,其隐性失血较钢板固定多
PFNA (施乐辉)
近端弯曲角度为6°
无需扩髓及扩孔,手术时间最短
螺旋刀片设计,抗旋转能力和抗切出能力强
通过打入嵌压松质骨,提高刀片的锚合力,适用于骨质疏松患者
自动锁定防止刀片及股骨头旋转
术中二次移位、髓腔过细者不适用、前弓过大者(O型腿)不适用
Gamma3(史泰克)
近端弯曲角度为4°
防旋螺钉避免拉力螺钉旋转及向内侧移位
需要扩髓扩孔,手术时间比PFNA长
无术中二次移位
可用于髓腔相对较细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