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度写作营第8篇1410字,累计10767字)
今天是我日更的第600天,但我突然感觉真正的日更应该从601天开始,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有一些收获与感触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认为日更是养成写作习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式。
我一直认为,养成阅读与写作习惯,对一个创作者来说应该算是最基本的要求,先不说文章的质量如何,能吸引多少阅读者。
而简书的日更活动恰恰为像我这样的写作小白提供了一个接收挑战与训练的契机。
我也正是借日更活动,日更了文章646篇,51万字,目前在日更榜单上已经排名486名。
其实最初的日更并不顺利,由于不习惯,时有断更情况发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日更锻炼,尤其是完成了日更365天之后,日更就基本已经养成了习惯。
慢慢的每天的日更几乎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就如同吃饭、睡觉一般,虽然目前还不能安排专门的时间更文,但基本也是每天一抽空就拿起手机写日更文,因此日更600天养成了我写作的习惯,是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
其次,由于简书对写作新手的友善态度,让自己在这里安营扎寨。
其实我是真的希望自己的文章可以在平台上获得好评,但是对于新手而言,要写出既叫好又叫座的文章是一个过程。
很多所谓的大平台对新手的限制相对较多,我也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也试着在今日头条、百家号等平台上发布过文章,但自己的文章确实不敢恭维,文章的质量也很不稳定,而且还不能及时发布与更新,更何况这些平台对像我这种类型的注册者也不会有太多的重视。
因此像我这样的新手创作者不用说受到优秀创作者或大咖排挤,就连普通读者也很难青睐我们这些可有可无的创作者,那么给自己的留有的生存的空间就少得可怜,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创作热情,消失在各个平台上了。
但简书却提供了相对比较宽松的创作空间,让小白创作者有机会根据自己的节奏与喜好来调整自己的创作水平与状态。
也我正是基于此通过日更的形式,一点点的摸到了一些创作的门道,找到了一点创作的热情。
第三,简书齐帆齐的写作课程,让我的日更有了价值和意义,也激起了我的网络创作梦想。
最初加入简书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只不过是想写点什么打发时间而已。
但是加入日更之后,特别是坚持日更365天之后,有了要挑战自己到底能坚持日更多久的想法。
为了不放弃日更,不让自己坚持了一年多的日更断更,就逼迫自己每天抽时间日更,但每天“写什么”就成为日更最大的绊脚石。
反复考虑再三,感觉还是有必要提高自己写作水平,以便让日更不再纠结、更加流畅。于是就顺理成章的加入了齐帆齐商学院的书评课训练营。
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外面的世界真的是很精彩,几篇书评写下来发现自己之前的日更完全就是一种自嗨式的写作,是一种较高水准对时间的浪费和对精力的损耗。
这让我一下子意识到原来撰写书评这样的创作形式,既可以解决读书与写作的时间冲突,还迎合了大众阅读的需求,更可以实现网络创作创收的可能等好处,真可谓一举多得。
35天的写作课程很快过去了,但却让我收获满满,并做起了成为网络创作者的美梦,于是我又好不犹豫的加入22年度写作营。
进入这个写作的圈子虽然不长,日更千字文也仅仅写了只有几篇,但让我对日更与写作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与其每天做无用的自嗨式日更消磨时间,还不如再多花点时间与精力,创作一些更适合大众阅读者需求的文章,成为一个即叫好又叫坐的创作者,或许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几篇千字日更文写下来之后,让我看到了当前自己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也明确了提高写作水平的方向,更激发出自己的写作热情。
因此我说,虽然自己已经日更600天了,但我还是感觉真正的日更应该从601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