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对自己的应该思维:我们为何无法接纳自我
2.4.1自我烦恼背后的应该思维
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还有一种对自己的应该思维,这种应该思维是对自我的暴政”,让我们在压迫中找不到自己。
真正努力的人,他们心中往往有一个想实现的目标,但他们并不那么关心自己努力不努力这件事,他们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到做事上,只想把事情做成这时候,努力是一种自主自发的状态,是创造活动产生的副产品。
可是当一个人没有这样的目标,却觉得自己“应该努力”会怎么样呢?他会想,虽然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可是成功的人都很努力。于是,他开始遵照内心的应该规则行事,读书,听讲座,学习。他并不知道目标在哪里,只是想要努力这种状态本身,因为应该自我的规则是—努力总是对的。
2.4.1应该思维的本质是模仿
在思维中为我们的行为设定标准,会对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应该自我的追求会打乱人的自发和自主性,让一件原本自然自欢的事情变成一件被应该规则限制的事情,从而带来巨大的焦虑。
太多的应该思维限制我们表达自身情感,甚至最终取代了真实情感的表达,这是自我应该思维最大的问题。
“我应该如此”的应该思维,本质是用社会规则他人的期待或者文化习俗代替我们自发的行动。所以,关于自我的应该思维,完整的句子是:既然别人觉得应该这样,那我就应该这样;既然别人期待我这样,那我就应该这样。
一旦某个行为不是出自发的,而是产生自如某个“我应该如此”的观点,他就可能变成一种强迫性质的自我要求,就会逐渐偏离事情的本身,努力会变成对努力的模仿,爱情会变成对爱情的模仿,感动也会变成对感动的模仿。
有一个词叫“刻奇”,就是为了和别人的情绪保持一致,刻意掩饰自己真情实感,在我看来,它的本质就是一种模仿。
疑惑会一直都在。当你不认同某种规则,但迫于某些看不见的压力不得不屈从时,你的内心会产生一种分裂,这种分裂不是让你觉得自己被压抑了,而是让你看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是很多人在不停寻找自己的原因。
2.4.2应该思维固化我们的想法
应该思维不仅会阻碍我们形成和表达真情实感,让我们的行为偏离事情本身,变成一种模仿;它还会影响我们的思维,造成思维上的非黑即白。
很多的烦恼背后,都是应该思维导致的非黑即白。比如,如果失恋了,就没有没人爱我,如果老板批评了我,我就没有能力,如果没他没帮我,他就是个坏人……
应该的规则只有符合不符合、遵守不遵守,规则天生就是非黑即白的。我要么是个善良的人,要么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啊。
2.4.5,找回真实的感觉
心理学家卡伦•霍尼有一个理论,她认为,人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人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妄图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我们如何跳出应该思维,简单来说,就是找回自己的感觉,能够意识到外在的规则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并作出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感觉虽然模糊,但它是真实的。
2.5,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
2.5.1习得性无助
除了僵固性思维和应该思维,还有第三种典型的防御型心智模式—绝对化思维
世纪60年代,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做过一个实验,研究狗是怎么得抑郁症的。创造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概念呢,总结B笼子里狗的表现,叫做“习得性无助”,并认为这种习得性无助是抑郁症的根源。
2.5.1绝对化思维的本质
我们也经常会陷入这种习得性无助中,比如,工作压力会让我们觉得,再努力都赶不上进度,干脆破罐子破摔了。失恋也会让我们产生习得性无助,再也不相信自己能遇到美好的爱情,任何回避行为和抑郁情绪背后,都有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影子在。在这种习得性无助,我们经常觉得“再做什么都没有用了”,这种思维就是一种绝对化思维。
绝对化思维的本质是什么呢?它跟人类抽象思维能力有关。
这种抽象思维能力擅长总结规律,提高生存率,但是容易把所受的伤害抽象化,扩大防御范围。绝对化思维,就是对伤害的抽象化。
比如,刚毕业的小A到一家创业公司工作,结果工作半年,他被开除了,这是一个创伤事件,给小艾心里留下阴影。伤害可大可小:从工作到这家公司很可怕,到创业公司很可怕,到公司的工作很可怕,到工作本身很可怕,被开除这件事对小A的伤害越大,他心中的信条就越抽象,思考方式就越绝对防御的范围就越大。而防御的范围越大,自我活动的空间就越小。同时,他对挫折的思考就越绝对,情绪反应就会越大,悲观和沮丧的感觉就会越强烈。进一步妨碍了他往外去拓展生活,他的生活就这样逐渐静止了。
2.5.2绝对化思维的三种抽象方式
对挫折的绝对化,正是绝对化思维的本质。如果你陷入了悲观和抑郁当中,很可能已经对自己经历的挫折做了绝对化的加工。那么头脑到底做什么样的加工呢?塞利格曼提出,绝对化思维是从三个方向对挫折做了绝对化加工的—永久化,普遍化,人格化。
永久话就是在时间维度上让我们觉得某件事会一直发生。一旦把一件事情永久化,人就看不到变化的希望,自然就会悲观沮丧。
永久化还会体现在我们对他人的判断上。“总是这样,你总是那样”。“总是”就是一种时间上永久化的说法。
绝对化思维的另一种加工方式是普遍化。所谓普遍化,就是从一只乌鸦黑,推广到天底下乌鸦一般黑。
除了永久化和普遍化,绝对化思维还会做一种加工—人格化。所谓人格化,就是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因为某个特定的人而发生的。一件事的发生,其实有很多因素。如果我们把事情绝对化成都是别人的错,就会有很多的愤怒和指责,如果绝对化成都是自己的错,就会有很多内疚和自责,忧郁就常常因此而起。
绝对化思维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人生在世,会经历很多失去,疾病,拒绝,失败,这些痛苦的经历就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愿意接纳这些痛苦,它们就会慢慢过去,如果我们陷入对这些痛苦无休止的防御,这些防御不禁不能消除痛苦,还会让我们远离当下的生活,在思维的陷阱里备受折磨,绝对化思维最大的问题,是为了防御可能的危险,把生活封闭在真空里,让我们不敢接触现实,从而失去了从生活中获得疗愈的机会。 如果生活是一条河,绝对化思维让生活变成无源之水。
2.5.3防御型心智模式让我们停止自我探索
三种防御型心智模式都有自己防御的东西。僵固思维防御的是我们内心完美自我的形象。应该思维,防御的是我们内心已有的规则。绝对化思维,防御的是可能产生的伤害。同时,这三者又有很紧密的内在联系。
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通常是同时出现的。他们的核心特点就是用抽象的思维方式阻止我们跟现实发生联系,并让我们与世界的互动逐渐停止。
我觉得,防御型心智模式是把人生看做一个有限游戏,把一时的挫折当做最终的结果,因而想尽办法避免失败或犯错。可我们人的人生更像是一个无限游戏,错误和挫折并不是游戏的终点,而是游戏的一部分。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游戏总还在继续。而我们所能做的,是想想从暂时的挫折和失败中积攒了什么样的游戏经验,然后给自己加满血点,整理装备,重新出发。
2.6创造性思维:找到持续行动的张力
2.6.1目标和张力
一条河要流动起来,需要三个条件:河流源头和终点的落差产生的张力、控制河流走向的河道和不断补充的源头活水。
成长型心智模式也是如此,它会让我们的自我不断发展。具体的说,河流的落差就是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它推动人去行动;河道的就是行动的方法;源头活水就是与现实的接触。如果没有目标,就不会引发行动;如果没有方法,行动就会变得盲目无效;如果没有跟现实的接触,思维就会变成头脑中僵固的规则,不会有什么发展。
2.6.2,创造的思维结构
创造的思维结构是什么样的呢?就像画家想画一幅画作,做曲家想谱写一首曲子,他们都有一个确切的,想要做出来的东西,这就是创造的思维结构。反之,如果用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构创作,就会陷入那位读者面临的困境,它的目标是“别这么颓废了”,与之对应的行动的张力是缓解问题带来的焦虑,而不是类似完成一副画,这样确切的东西。只要努力一有成效,焦虑就会缓解,焦虑带来的张力就会消失。张力一消失,!他的行动就会减少,直到问题重新让他变得焦虑,这种张力才会再次积聚起来。所以才会出现从打鸡血到颓丧不断循环。
我们也可以把人生看做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个把我们心里钟爱的理念变成现实的过程,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解决问题,但是解决问题不应该成为行动的动力,我们热爱的、想要实现的东西才是。
2.6.3,行动的持续张力
创造性思维把事情分成简单的两部分: 一部分是我们想要完成的作品,另一部分是我们面临的现实,这两者之间,一种永恒的张力,激发着我们的行动,因此要想成事,我们只有想完成的作品,还不够,还要能够面对现实。
生活不是美好的乌托邦。暂时没钱去追求梦想,这就是一个现实。创造性思维并不是让我们忽略现实,相反,它让我们承认现实的无奈,让我们因一种不同的目光去看待现实—把现实看作创造的条件限制。而解决问题的思维,会把限制看做目标是否成立的前提。创造性思维的人可能会想:我想读书深造,可是现在没钱,怎么才能实现目标呢?如果钱是创造的前提条件,那我要先去挣钱,这样一来,当他在挣钱的时候,他是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的。可是,解决问题思维的人会想:我连钱都没有,还谈什么读书深造,这压根就不现实,于是他会放弃自己的目标。
创造性思维是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怎样的,环境能提供什么,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鸿沟。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是现实来思考目标,先想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再想自己的目标是不是现实,该树立怎样的目标。
2.7控制的两分法:把目标变为行动
2.7.1控制的两分法
创造性思维能够制造张力,可是让思维这条河持续流动,光有张力还不够,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张力都能变成真正的行动力,有时候我们会用幻想来缓解这种张力。我们还需要一些踏实的,能够引发有效行为的思维方式,把张力变成真正的行动力。
大脑分不清什么是计划和决心,什么是真正的行动。有时候我们下了决心、做了计划,大脑就误以为我们已经做过了行动的张力就被削减了。人们买了很多书,却从来不读;买了很多,可却不好好听;办了健身卡,却从来不用。人是会自我欺骗的。
那么,我们如何把目标转化为行动的动力呢?
还真有一种增加动力的思维方式,我叫它“控制的两分法”
控制的两分法: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前半句的意思是专注精进,后半句的意思是顺其自然。
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一步,是思考担心的事情里,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随着心智的发展,我们会逐渐认识到,这个世界不是围绕我们的想法运行的。只有认识到自己没法控制很多事情,我们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能控制的事情上去。
2.7.2控制不是妄想?
对于没办法完全控制的事情,可以使用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二步: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作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
在我的实践中,大部分人会觉得,控制的两分法对控制他们的焦虑是有用的,可是很少有人能真的做到。因为他们的思维会被另一个问题带走:这件事对我重要吗?
这是人自然分配注意力的原则,人的习惯,是思考一件事情重不重要,而不是思考这件事情能不能控制。而这种思考方式会把他们的目光引到对最终结果的担忧上,而不是此时此地的行动上。
僵固思维就把注意力放到我们不能控制的聪明上,而没有放到我们能够控制的努力上,应该思维就是试图用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去控制世界、自己和他人,如果我们控制不了,就会变得焦虑、沮丧或怨恨;绝对化思维先用绝对化的要求把我们的控制范围无限扩大,又让我们因为受到挫折,放弃自己能够控制的因素。所以控制的方法,是帮助我们走去防御型心智模式的有效思考方式。
2.8近的思维:如何走出焦虑?
2.8.1近的思维和远思维
一条河流要用流动起来,有三个条件:张力、河道和源头活水。创造性思维,可以制造张力控制的两方法,可以让张力变成行动力,而找到河流流动的第三个条件—源头活水的方法,就是与现实接触。
这就是一部永不落幕的戏剧,随时随地都有新鲜事发生,唯一不同的是,你是否愿意走近看它,是否敞开心灵感受它。
近的思维,就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流动的,在特定的环境里,会不断发生变化。与它相对的就是远的思维,是指关注想象中的、抽象的、远的事情。这些世界是静止的,僵固的,是在是我们头脑中已有的东西,与现实的情境无关。
近的思维会不断跟现实接触,让现实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而远的思维只注重头脑中的规则,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拒绝改变。
近的思维,会把我们带到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情里。而远的思维去想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其实没在事情里面,正念很强调专注当下,强调此时此刻,这根近的思维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把近的思维叫做“正念思维”。
2.8.2掌握近的思维方式的三条原则
思维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学习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就是学习一种新的语言。
“—切”,“总是”“根本”这些关键词就是远的语言的特征,他们是非常概括和抽象。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基本上没有能够控制的事情了,相反,近的思维是生动的、丰富的,总是充满了变化的可能性。
第一条原则,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语言
第二条原则,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第三条原则,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近的思维就是发展一种能够容纳变化的语言,爱学习用劲的语言说话,就意味着我们开始向“无穷无尽的过程、变化、差别、层面、功能、关系、问题以及复杂性开放。我们会因此失去一些确定性,也会因此获得很多的可能性。
2.9思维弹性:思维是怎样进化的
2.9.1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的要诀,就是知道很多事其实你并不知道。
一个好的倾听者,心里会有很多问题。他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自己的心里,而在别人心里,所以才需要提问。而一个不好的倾听者,他的心理会有很多答案。他觉得自己早就知道别人要说的东西,所以听到的永远都是她自己心里想的,没什么意外。
2.9.2思维发展的过程
佛教禅宗形容思维的不同境界: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人的思维就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再重新回归简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某件事的理解会呈现螺旋式的深入,最后会简单地归纳出某件事情的本质。如果人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方式,也能以这种螺旋深入的形式发展,这会具有一种有弹性的思维,掌握这种思维的要诀跟倾听很像,就是不要太快确定自己知道的东西是什么,从而为探索其他的可能性留下东西。
认识到我们能够了解的永远只是局部的知识,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因为知识都是局部的,局部以外的部分才会变得分外迷人。我们才会想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呢?这就为进一步探索留下了空间,而这个探索的空间就是思维发展的空间,也是自我发展的空间。
2.9.3同化与顺应
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思维对环境有两种基本的适应方式,一种适应方式叫同化,就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去理解新发生的事情,把新发生的事情加以裁剪,使之符合我们头脑中原有的认知模式。
一个人看到一个新事物的时候,思维会倾向于很快给出一个答案,让它完结和闭合,而不愿意让他保持开放。这样,世界就会变得已知和可控,这是一个下意识的过程,我们甚至很难觉察到,这就是同化。
……之后每次学习新东西,我都会努力把原有的东西放下。就算要联系已有的知识,我也会努力看到其中的差异。这就是另一种适应方式,叫顺应。
如果同化是改变事物来符合我们头脑的认知结构,那顺应就是来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来适应新事物。局部的知识、流淌的知识,不确定的知识、会不断让新的东西进来,这会不断改变我们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