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三界
上界为仁,孔子曰;“克己复礼曰仁。”上层世袭贵族群体不可能克己,而是纵欲,彻底唯物,不相信人生会有来世。仁字为天地立心,天地人三位一体,人心即是天地之心。孔子作为天人临凡,系天人合一,苦劝贵族群体克己复礼,无一听劝,不可救药。
礼的本义为理,人生而平等,就是道理。强者剥夺弱者的权力归己,就是无理,就是无礼。
礼崩乐坏之前对外输出价值观为人类社会;自由,平等,民主,博爱。人心向善,蛮夷之邦并未认为是文化侵略,是和平演变,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激烈斗争,从而采取闭关锁国,愚民政策。是非曲直,真假善恶,一目了然,真善美与假丑恶谁都能够分辨出来。人心向善,这就是人类的希望所在,类于飞蛾扑火,宁可化成灰烬,也要投向光明。
中界为人,人之初,性本善,都是后来学坏的。孔子生于混浊社会,虽然无力改造社会,但绝不能让社会改造自己,顺应所谓的历史潮流,变成假丑恶。少正是官职,就是主管文化宣传的官员,职责是克己复礼,宣扬《周礼》。少正卯人形其身,禽兽其心,成为鲁国贵族群体的帮凶伥鬼,如鱼得水,为鲁国名人,专家学者,教授闻人。其歪理邪说可以假乱真,专门代表鲁国人民自愿成为奴隶,接受强权,实行极权等级制,顺应历史潮流,影响极大;
《尹文子·大道下》治主之兴,必有所先诛。先诛者,非谓盗,非谓奸。此二恶者,一时之大害,非乱政之本也。乱政之本下侵上之权,臣用君之术,心不畏时之禁,行不轨时之法,此大乱之道也。孔丘摄鲁,相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先诛,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汝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窃盗奸私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强记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以饰邪荧众,强记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雄桀也,不可不诛也。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正,太公诛华士,管仲诛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此六子者,异世而同心,不可不诛也。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畏也。"语曰:"佞辨可以荧惑鬼神。"曰:"鬼神聪明正直,孰曰荧惑者?"曰:"鬼神诚不受荧惑,此尤佞辨之巧,靡不入也。夫佞辨者虽不能荧惑鬼神,荧惑人明矣。探人之心,度人之欲,顺人之嗜好而不敢逆,纳人于邪恶而求其利。人喜闻己之美也,善能扬之;恶闻己之过也,善能饰之。得之于眉睫之间,承之于言行之先。世俗之人,闻誉则悦,闻毁则戚。此众人之大情;有同己则喜,异己则怒,此人之大情。故佞人善为誉者也,善顺从者也。人言是亦是之,人言非亦非之,从人之所爱,随人之所憎。故明君虽能纳正直,未必亲正直;虽能远佞人,未必能疏佞人。故舜、禹者,以能不用佞人,亦未必憎佞人。语曰:'佞辨惑物,舜、禹不能得憎。'不可不察也。语曰:'恶紫之夺朱,恶利口之覆邦家。'斯言足畏而终身莫悟,危亡继踵焉。"
无知可教,伪人不可救药,其心已妖。妖人不去,正人难立。有《周礼》在,上层世袭贵族也无话可说,自知理亏。
孔子的努力均是白费,上层世袭贵族早已整体道德溃败,徒然披张画皮而已。万恶淫为首,好色是生命等级层次退化的表现,发育的是形而下,衰退的是形而上。贵族群体从不琢磨事,如何发展民生等。而是专门琢磨人,争权夺势,玩弄美女等。已界于人兽之间,遗传基因严重残缺。
下界为阴,本义为淫。阴为假丑恶,为丛林禽兽社会,兽心向恶,心理阴暗。丛林禽兽群体无力改变先天之命,也无意进行改变,极力肯定丛林社会价值观,肯定极权等级制,战天斗地,妄图以魔代神,以假丑恶取代真善美。男为奴,女为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摧残迫害所有正人,不肯屈从于邪恶之人。党同伐异。只讲权力,不讲道理。只许说假话,不许说真话。以秦始皇,武则天为榜样,为大英雄,为人生的成功者。
伥鬼群体变幻其说,极力肯定丛林禽兽社会,并且大张旗鼓的向外输出价值观;强权即是公理。鼓吹江湖争霸,奴役天下,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男子人人欲做秦始皇,女子人人欲为武则天,男盗女娼。
秦始皇与武则天只能有一个,结果丛林衣冠禽兽群体沦为被屠的四十万赵国降卒,被活埋秦皇陵墓道的二十万工匠,被阉割的百万奴隶。被殉葬的六国佳丽,被断足的莲足峰一员,饱受欺凌的失足女。下界之阴已被妖魔化,群魔乱舞,越是假丑恶越是得势。为丛林禽兽社会,互害社会,彼此为仇,就是绵羊也得生出獠牙来,彻底唯物,彻底尚黑,盲目自信,自我膨胀。阴为死散,谁也救不了,正人君子只能救自己,独善其身。否则必被禽兽所食,是以阴为主体。
上层建筑极度自私是根本原因,百代皆行秦政治,天下为私,实行极权等级制。浮生三界均是幻像,最终归于无。上层世袭贵族群体带走的只是一身的罪,别的啥也带不走,生命等级层次在大踏步退化,乃至禽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