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观看了蜷川幸雄导演的《蜷川麦克白》,看完激动了好一阵。整部剧渗透着一种特有的日式凄美和精致,令人回味。
蜷川幸雄导演是日本当代戏剧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以日式莎士比亚剧与希腊悲剧闻名于世。《蜷川麦克白》是1980年首演的剧目,这次由演员市村正亲、田中裕子饰演麦克白夫妇。剧本的背景设定为16实际的日本安土桃山时期,苏格兰战士也变为日本武士,在樱花树林间上演刀光剑影。整个舞台设计成为佛坛的样式,佛坛是日式祭坛,此处也象征了在舞台上,上演着一幕幕众生的生与死。全剧以日语演出,配以中英文字幕,整场2小时45分钟。
(一)
只见两位老妪从两侧缓缓爬上舞台,拉开了佛坛的木门,红日当空,樱花飞舞。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就此上演。
一开场,三位女巫即说出名句:Fair is foul,foul is fair (译美即是丑,丑即是美;清白即是黑暗,黑暗即是清白)。将军麦克白和班戈在平定叛军回国的途中,遇到了这三个女巫。她们预言:麦克白即将成为爵士,然后成为苏格兰国王;班戈不会成为国王,但他的子孙会君临一国。
这真是妖气弥漫又蛊惑人心的一幕,三个女巫是有日本传统歌舞伎男人反串演出,面色煞白,身着红色与金色的和服,吟诵着麦克白的命运。做将军的人,听了要做国王的命运预言,又怎么会不会心动呢。
随即麦克白收到国王的消息,他被封为了爵士 - 女巫的语言即刻应验了。麦克白欣喜,立刻书信告诉自己的妻子。田中裕子饰演的麦克白夫人,是麦克白剧中最关键、也是最难表演内心戏的人物。收到信后,这是表现她内心戏,盘算以后应该做什么的一幕。她拉着大提琴,背景是西方音乐,倒并不显得突兀。
当麦克白回家后,妻子怂恿他弑君篡位,麦克白起初并不愿意,但是麦克白夫人却非常坚定,说到:让“我不敢”伺候“我要”,就像谚语中那只可怜的猫?(一只猫想吃鱼,却不敢打湿脚),意思是不要让恐惧阻碍了自己,否则永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麦克白仍然迟疑:如果我们失败了呢?馬克白夫人:我们就失败了!只要你鼓起极大的勇气,我们就不会失败。她又对她对麦克白说,让我来准备。那些肮脏之事就由我来做,你只要走最后一步。马克白依然犹豫,他在对抗自己内心深处的欲望,但对于手染血腥,他也动摇和迷茫。此刻,妻子说了一句话,你对我的爱不足。麦克白终于决定篡位。其实这一幕让我感觉田中裕子的表演非常到位,她将有野心又冷静的麦克白夫人刻画的入木三分,更重要的是,通过大提琴一幕的内心独白和这段对话,可以看出两个人之间深刻的感情,她爱麦克白,她也看到麦克白的犹豫,她希望麦克白登上权力的顶峰,她想要两个人相互扶持地去争夺,以此证明麦克白对她的爱。麦克白没能抵挡自己妻子那份对于权利的渴望,也想要回应妻子的“你不去做就是不够爱我”的念想,他决定篡位。这一幕的最后,就是两人身着樱花和服,相互搀扶着,缓步走上了台阶,预示着两人迈上了一条不归路。
在杀死国王之后,麦克白有着深深的负罪感。并且渐渐地失去以前的仁厚之心。他在宴会上出现了幻觉,看见了国王的脸,惊慌失措,台下诸位宾客不解,议论纷纷。麦克白夫人表现镇定,安抚大家:麦克白喝酒了就会如此,他小时候就是这样。但是麦克白一再出现幻觉,妻子斥责他:这像什么样子,让他休宴,然后返回休息。当初在杀死国王的时候,麦克白很慌乱,也是麦克白夫人将染满鲜血的兵刃放在熟睡的侍卫身旁,这两处可以看出,麦克白夫人在紧急关头依然异常冷静,帮助麦克白处理了许多危机局面。
麦克白日渐不安,恐惧和猜疑使他的内心再无平静。他再度造访女巫希望得到新的指引,女巫又给了他三个预言。而麦克白夫人精神状况日渐转差,夜晚梦游。这也是很经典的一幕:麦克白夫人睁着双眼,却毫无意识地搓着手、不停地搓着,喃喃自语、发出梦呓:血的味道挥之不去。。。国王怎么有这么多鲜血。。。最终,她孤独地自杀在城堡之中。
而女巫的预言一一应验,麦克白最终死在了麦道夫的剑下。
(二)
演出后,在展厅中看到蜷川幸雄导演的作品展。他在《千刃之眼》中的一句话:“假如我从剧本中获得了感动,接着我会动念想把这个作品化为戏剧。这种感动到底是什么?从何而来?为了寻找答案,我把它重新编排为戏剧形式。因为我觉得戏剧形式是最适合我的资质。排戏,就是寻找这份感动从何而来的过程”。
那么,戏剧对于观众而言是什么,他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我觉得,对处于生活中的人来说,戏剧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们忘记现在。自从我告诉自己,我是个从事艺能表演工作的人之后,我就希望我的舞台能够成为一个磁场,讲述人们说不出的梦想。这时候所谓演员只是交错着人们记忆内一个肉体。不过,这也是指我自己”。
是的,“讲述人们说不出的梦想”,和无法表达的内心冲突。戏剧里人物内心的冲突,对观众的内心也是一种冲击。就好像麦克白夫人得到了想要的一切,满足了内心对权利的欲望,却日渐孤独、精神错乱,那仿佛永远洗不掉的留在手上的鲜血,即使站在权力之巅,内心却永远失去了平衡。
在第五幕,麦克白在大战前夕,说了几句话:“我已经获得够长久:我的人生旅程将成干枯黄叶;该当陪伴老人者,诸如荣誉、慈爱、尊敬、一大堆朋友,我都不能去指望,而只能代以低声而深刻的诅咒、口头恭维、可怜的心想把它结束却无法结束的残命”。在漫漫一生中,什么才是重要的?荣誉、慈爱、尊敬,亦或朋友家人?当我们有了更多的生命经历,体会金钱、权利、与欲望,面对种种选择,是否在内心困惑、迷茫的时候,也会迷失自我?或许会害怕一步之差,就像麦克白一样,从此无法回头。或者也尝试学习去平衡,生命经过一些旅程之后,我们是否看清自己的内心、是否看清什么才是生命中最要的?这也是每个人的生命课题。
(三)
整部剧的配乐也令人印象深刻,回家查看,居然找到了两首,是来自
Gabriel Urbain Fauré和Johannes Brahms
https://www.muzikair.com/en/player/track/89n61r-Fauré-Gabriel-Requiem-in-D-minor-Op-48-3-Sanctus.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bT-DxF50tQ
舞台的设计来自妹尾河童:
最后,分享麦克白里有名的一段台词 - 明天明天
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
Creeps in this petty pace from day to day,
To the last syllable of recorded time;
And all our yesterdays have lighted fools
The way to dusty death. Out, out, brief candle!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a poor player
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
And then is heard no more.
It is a tale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nothing.
明天、明天、又明天,
光陰荏苒,日復一日緩緩潛行,
直到最終的滴答聲響;
逝去的昨日照耀愚人,
領其步上歸塵的死途。
滅了吧、滅了吧,這短暫的燭火!
人生不過是四處飄流的陰影,
舞台上可憐的演員,
不是趾高氣昂,便是愁苦煩躁,
事過境遷,終將消失無影。
這段故事,由傻子講述,
語氣激昂,卻毫無意義。
(注:舞台的图片均来自网络。全场禁止摄影和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