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研究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的居民身体活动不足或缺乏运动锻炼,能量摄入相对过多,导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逐年增加。
超重或肥胖是许多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如2型糖尿病、冠心病、乳腺癌等。
增加身体活动或运动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还能够调节机体代谢,增强体质,降低全因风险和冠心病、脑卒中、2型糖尿病、结肠癌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还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有效消除压力,缓解抑郁和焦虑等不良精神状态。
食不过量可以保证每天摄入的能量不超过人体的需要量,增加运动可增加代谢和能量消耗。
食物摄入量和身体活动量是保持能量平衡、维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
如果吃得过多或活动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体重增加,造成超重或肥胖。
反之,若吃得过少或活动过多,可由于能量摄入不足或能量消耗过多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体重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易患多种疾病,缩短寿命。
现代物质条件的提高和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以及获取食物的便利性等因素下,多数人吃的过多,活动量不够。
本文针对吃的多,动的少的人群给出食不过量的建议,那么如何做到食不过量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食不过量主要指每天摄入的各种食物所提供的能量,不超过也不低于人体所需要的能量。
其次,不同的食物提供的能量不同,如蔬菜是低能量食物,油、畜肉和高脂肪的食物能量较高。
所以要食不过量,需要合理搭配食物,既要保持能量平衡也要保持营养素的平衡。
以下方法可以让我们食不过量,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1)定时定量进餐:按时吃饭,到了饭点就吃饭,可避免过度饥饿而引起饱食中枢反应迟钝,进食过量。吃饭宜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快,无意中过量进食。
(2)每顿少吃一两口:体重的增加或减少不会因为短时间的一两口饭而有大的变化,但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就可影响到体重的增减。
如果能坚持每顿少吃一两口,对预防能量摄入过多进而引起的超重和肥胖有重要作用。对于容易发胖的人,适当限制进食量,不要完全吃饱,更不能吃撑,最好在感觉还欠几口的时候就放下筷子。
(3)减少高能量食品的摄入:学会看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了解食品的能量值,少选择高脂肪、高糖的高能量食品。
(4)减少在外就餐:在外就餐或聚餐时,一般时间长,会不自觉增加食物的摄入量,导致进食过量。
而且,在外就餐,通常食物加工放的调味品如油.盐.糖.味精等较多,长期大量的摄入,这些调味品也是不健康的因素之一。
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的重要,健康.营养并非是让我们舍弃享受美食,也并非是天天吃素或天天清淡,享受和健康.营养不是对立的。
好的饮食习惯为健康助力,健康可以让我们更好更长久的感知和发现生活的美好!
吃动平衡;食不过量;健康体重!一起为健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