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到这本书《沧浪之水》。我总觉得有一根无形的线,牵动着这几本书的脉搏,连呼吸都是那么相似。
这两天重刷这本书,心里还是久久不能平静。如果二十年前的我,能有幸读到这本书,今天的我,很可能不太一样。
脱下孔乙己长衫之前的池大为,心里的所思所想,活脱脱写的就是以前的我!
这本书里能让我共鸣的地方太多了。那些精彩的地方,我贴完了手头所有的帖子,居然用完了都不够。
01
废话少说,老规矩,先说说这本书,能帮你解决那些问题:
1.初入职场如何站队,站错了队伍怎么办?
2.梯制内是如何运转的,如何才能更快地了解游戏规则?
我在此呼吁:每一个职场中迷茫的朋友,每一个想考公的朋友,都应该抽点时间,认真翻翻这本书,会让你少走不少弯路!
请不要跟书中“落魄”的军师晏老师一样(其实我很佩服他),到职场的后段,才发出这样的感慨:等一切明白过来,已经过了气了。
02
这本书的作者是阎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为基础,而创造的一本官场小说。整篇小说都是围绕主角池大为,一个农村走出来的研究生,面对职场的复杂关系和生活重重压力,经历了各种反抗与挣扎,到最后撕掉知识分子清高的面具之后。
从一个不愿随波逐流的小职员,变成一个官场游刃有余的厅长。漫长的心路历程,让我们进一步看清楚了,人性,理想与现实,道德与利益的复杂性。
03
池大为新来咋到,浑身带着书生气息,血性未凉。在一次厅长组织的会议中,说错话,站错了队伍。从而一步步地被边缘化。与之对比的是,同时进来的同事丁小槐,会来事,一路高升。
池大为迷茫了好几年,也自己尝试过,各种方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他在中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琢磨着:这样会不会对工作有帮助?他甚至想过,去盘下一家店,让老婆接管学做生意,也许生活能够好转。
可是现实生活,给了他一个又一个无情的耳光。无论他怎么扑腾挣扎都是无济于事。
看看别人,一样的起点,不仅升迁搬新家,孩子去好的幼儿园,人家那叫一个活得滋润。再看看大为自己:落魄的样儿,不得不和丈母娘挤在一个房间里生活。
每天迎接他的都是各种头疼:老婆无尽地数落;连襟的显摆;孩子物质上的匮乏,乃至上不了好的幼儿园。同学聚会,初恋情人看出了他的窘迫,帮他出的份子钱。
最后击败他,逼他蜕变的是:儿子被开水烫伤后,不得已四处救助,面对周围的人情冷暖。这一次他终于醒悟了。
04
我想用一幅幅画卷,来展开这一幕暮往事:
01.第一幅画,写满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无望:
“结果是感觉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要把你的头摁下去摁下去,你拼命挣扎想抬起头来,死死摁住部松手。你越想做点什么,就越没有什么给你做,你越想把腰挺起来,就越挺不起来。”
02.第二幅画,同事的生活发生巨变,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大为的不甘心:
“别人我不知道,丁小槐(同时间进单位的同事),我是看着他怎么玩起来的。他房子分到了,老婆调来了,弟弟在守传达室,妹妹在食堂卖饭票。才是个副处长呢,一家人都被他从山沟沟里拖出来了,改变了命运。”
03.第三幅画,悲凉而刺激:
一个身患绝症的农民:”家里就一个茅草房,拿什么去换钱,我不能回去,死在家里就祸害了家里人,葬都葬不起。” 他就这样求爹爹告奶奶,找到厅长办公楼前,折腾了好久,最终结果是:见是十五块钱,叹了口气,眼泪滚了下来,也只能这样了。
最后池大为实在看不下去了,从自己生活费里,拿了八十块递给这个苦命的“讨饭的”。这是后话。
“公家得钱,你算什么细账。一辆车三十一万,用十年,每年折旧费三万一。三十一万的利息,每年二万二,养路费,每年六千,汽油,三千五,保养维修久算不清了。还不算司机费用。”
一年光车子上就是六七万,这只是冰山一角。对比一下,厅长打赏给绝症讨生活的“叫花子”,15块钱。我觉得,此刻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
04.第四幅画,有领导罩着,那个滋味果然不一样,心里踏实。
初遇马厅长时尴尬VS站队后再遇马厅长的心照不宣
“我站在那里,不知上去打招呼好呢,还是不上去好。”
以后我碰到马厅长,也还是那么叫一声马厅长,可这一声和以前的一声不同,语感不同。马厅长的回应也和以前不同。那种不同很难表达,可就是不同,不是当事人根本听不出来,可却有着根本性的差异。”
05.第五幅画面,心酸,痛苦,扒光了大为的尊严
孩子生下来以后,存的两千多块,根本支撑部了多久。要买的东西太多了,那点钱花起来跟流水般。看看来自老婆的羞辱:
董柳:大为你真是个好人,好人有什么用?
你男子汉,你好意思说,我跟你过苦日子,我妈跟你过苦日子,我一波也跟你过苦日子,这是什么日子?别人一个个火箭般地往上窜,我们老在原地踏步,看样子还要踏到老。
我想你池大为事有本事的人,我不怕等,也等了这么多年了,你的拿手好戏也该亮出来了,别让我母子白盼一场,你那么端着,再端那么几年,我母子陪着你一辈子吹灯了。
“我一波他生下来比谁差在哪点,他要比别人过得差?要说差,就差在没个好爸爸”
06.第六幅画,这又是一幅对比图,生动有趣,道尽人间心酸:
被打压之前讨房子VS当科长厅长后住的房子:
“知道你的困难理解你的心情,并不等于能解决你的问题。房子要有才行,对不?有了要排队,对不?”“那总不能让我跟岳母娘住一间吧,那太不人道了”。
从打压之前的科员,到科长,处长,连提三级,又是博士,又是国家课题,还搬了两次家,房子一次比一次大。这次根本不用求谁,这些实打实的好处,自己找上门来了。
“工资一年提了两次,厅里又给家里装了电话,每个月花费报销。老婆调动了,房子有了,职称有了。别人也对我客客气气了,我说话也管用了。”
这速度简直坐上飞机了。
07.第七幅画,这副画经过脑海里,只想哭。一个权力斗争中失败的处长,死前和死后的两幅图画:
“据说戴妙良在农场口碑很好,农场好几次想把他推出来作典型,都被厅里否决了。”
追悼会上马厅长致悼词,刚念到“沉痛悼念亲爱的戴妙良同志,声音就哽咽了。又念到”事情来得如此突然,我们在感情上都难以接受“时,掏出手帕擦泪。
死之前拼命打压,做得再好也不扶正。死之后却惺惺作态,不当演员真的太可惜了。可悲可叹。
05
整本书读起来,有很多让人感触很深的地方,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在本书的上半部分,池大为的心酸,怀才不遇的,端着架子不肯放下,种种内心活动,刻画得是入木三分。
我想说,他一直都在追随自己心底的声音,选择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他也想改善生活,可是站错了队,拉不下脸,不肯向现实妥协。从而一次次被家人奚落,被别人看不起。
没钱没权,什么都不是。我真的很心疼他。
他不忍心看着绝症的农民空手而归,自己手头不宽裕的情况下,还是拿了八十块送给穷苦的人,多么难能可贵。尽管周围的同事都笑他傻。
一起出差的时候,马厅长出差的时候,忘记带换洗的袜子,丁小槐(同事)静悄悄地帮马厅长去洗袜子,放在点电水炉上烘烤干。大为心里明白,可是做不到这样的卑微屈膝,讨好上司。
全省吸血虫抽样调查,真实数据跟领导的面子之前,大为不得不再一次抉择。报上去了领导的面子上不好看,可不报上去,吃亏的是那些老百姓。大为一直在徘徊,要不要坚持初心?
06
大为真的是一个心底很善良的人,可是就像她老婆天天数落他,说的那些话一样。善良不能当饭吃,善良就该被别人利用,被别人踩。
他必须杀死过去的那个自己,让自己重生。把过去那套本色模板统统删除,把那些个自尊心都拿去喂狗。
在某个位置上,该说什么台词,该怎么做,都是预设好的。不能独自一个人去对抗这个强大的力量。只有顺应规则,才能活得久活得好。
就像书中所说:权就是全。否则就是跟以前一样,任凭你努力扑腾,一点用都没有。
正是因为他想明白了,才开始了蜕变。在晏老师的指导下,不到一年的时间,该有的都有了。天上人家,恍惚隔世。
07
书中金句分享: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More →
08
这本书里让我看到了,曾经那个傻傻的我。刚从学校出来,一片白纸。来到一家外资公司上班。不会笼络别人,更不会跟其他同事一样,每天换着法给老大拍马屁。
结果就是,那些精通谄媚的老油条,活得非常滋润。老板不在的时候,把活都扔给我这样的新人。
可气的人,他们自己刷刷某宝,追追剧。然后工资还能蹭蹭涨。而自己一直都是原地踏步的老黄牛。
呵,因为年轻,啥都不知道。
09
当我读了很多书以后,才弄清楚,真实的世界从来遵循的就是另外一套规则好不好,千百年来,斗转星移,人性从来都不会变。
曾经的我,书生意气,教条主义严重,以为按照书中的几条原则就不会错。殊不知,人间真实从来不从原则出发,原则只是一种装饰,一种说法。这样都几千几万年了,压根不会以为谁而改变。
有些道理就算是真的,也不能钻牛角尖死磕。看看那些历史人物,如果能早点明白这个道理,屈原也不会去跳江了,岳飞不会被杀。
最正面的案例的就是曾国潘了,刚开始在官场上混的时候,也是眼界不够开阔。等他摸清规则了,顺着趋势而为,反而越混越好。
不知道有几个人能坚持看到这里的。在这本书里,我能看到过去的我,你呢?
我建议那些曾经跟我一样迷茫的人,抽时间也去读读这本书。
你知道吗?在文字的润物细无声中,总有一些只可言传,不可意会的东西,能打动人心。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