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幼爱莲,历经数十载,始于学堂之名篇“爱莲说”。
一瞥之下,根植心田,情通濂溪老翁(宋-周敦颐),亦独爱莲品行之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余生于鱼米之乡,莲却不寻常见,至高中,去外乡求学,尝于途中,凡有偶遇成片荷塘者,必裹足不前,流连忘返。
时,荷叶田田,余香扑鼻,必令我心脾清新,神清气爽,予也曾几欲揽其入怀,然,离岸颇远,似仙子飘渺,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不免心中常留遗憾。
成家后,余从百度得知,世上有碗莲者,可阳台种植,可赏叶,可观花,不免心神俱向往不已,窃以为,混沌少年之梦想,而今亦可实现矣。
网上勤学数日商家之图文说明,如获至宝,待获得莲子,余依法炮制,时时勤奋,小心伺候,然多日不见动静。正惴惴不安、惶恐疑惑求得假货之际,莲子已悄然孵化,嫩芽似碧绿勾玉锁链,顶茎杆而出,通体微若游龙,伴时光而飞,假以时日,错有分枝,于碗中,四处游弋,过数日,叶展如铜钱,飘然水上,骄阳暴晒,根须也如约长大成型,幸甚,一切顺利,无枝节横生,急将其植入淤泥之中,静候立叶开花。
夏日炎炎,碗莲如期而发,叶大如饼,如华盖遮顶,如秀木林立,从零到一,遍及迅猛,观其叶柄,竟也不似商家宣传之谓:碗莲婉约、娇小。幸喜,夏夜荷叶飘香,也不觉其粗鄙,故无嫌弃之意,本以为不久即可见花,然,待至秋风四起,叶廋茎枯,残荷满盆,仍未见一花也。
余常叹:嗟乎!阳台种荷之难,亦非小可!虽美中不足,然在阳台能养莲活出一岁,聊感宽慰,故寄希望花开于来年,毕竟,某也曾听闻,莲子种植,一年内复花者,凤毛麟角也。
转眼三载已逝,碗莲依然故我,但见叶,不见花,心中虽常有疑虑,但也只能嗟叹,时运不济,种植技术不灵,数岁竟与莲花无缘哉?
至此,每年或是返乡,或去荷塘,必一亲莲之芳泽,或闻清新花香,或观仙子荷叶舞,常叹:莲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古人诚不我欺也。
于去岁,余痛心获悉,精心栽培数载之碗莲,实为“李鬼”,并非正品碗莲,学名菜藕。其一般于生长初期,都会发展迅猛,叶片肥厚,但终因器皿之小,能量供应之不足,无法得以任其自由发展,故其施尽一年之所得精华,也无法得花,一年如此,年年如此,此乃菜藕之宿命。闻之,予愤而毁之,哀吾心之明月,竟照沟渠,亦怒商家之鱼目混珠,害人匪浅矣。
后有友人听闻吾故事,以正品碗莲相赠,今岁,孟夏未及过半,已超然显碗莲花一朵,虽未盛开,然袅袅娉娉,婀娜多姿,仙气四溢,予激动不已,不免有些飘飘然,于是,今借风语阁命题,撰文至此,与友共享。
种莲数载,从零到一,虽历年来皆忙碌无为,然回头细看,倒也有趣,偏天下爱莲之人,被骗亦独非只吾一人,不禁哑然失笑。
又悟:若方向对了,事半功倍,如若犯了根本之错误,纵然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难求正果!种莲如是,万物皆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