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榻随笔 读书随感

病榻随笔 读书随感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周末晨起,突感异样,头昏脑涨,有气无力,午后游泳,病情加重,夜卧书房,闲读经典,病榻随笔,读书随感。

今夜得闲,偶读一文,题目是《比读书更重要的是什么?》,静下心来读完这篇文章,大呼过瘾,这是一篇关于读书与思考的文章,来自于叔本华的《悲喜人生》一书,这本书是叔本华的论说文集,赶紧找来阅读,一看是周国平作的序,仔细地阅读数页,感觉相见恨晚,绝对的人文经典。

关于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第一种是为了实际的用途,比如因为职业需要而读的专业书籍,或者因为生活需要而读的实用知识,第二种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各类有趣的书籍,比如小说等,第三种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例如这本书。而且唯有第三种读书称之为真正的阅读,这是灵魂之间的碰撞,灵魂得以在文字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畅游,与二百年前的叔本华交流思想,最终得以自我发现、自我成长,这本经典书籍出版于十年之前,直到今日方才有缘偶遇,翻到130页,原文的名字叫做《论学者与思想家》,仔细读了一遍,发现译文竟然不一样,书上的文章翻译得略胜一筹。

读书这件事儿,大多数人有一种攀比、炫耀的心态,记得填写个人履历表时需要写“爱好”这一栏,大多数人喜欢填写“读书”,近乎泛滥,抑或动辄立下读书计划,然而实际上呢,读了几本书?寥寥无几。书籍甚至已经成为彰显自己品味的工具,记得一个朋友家的书房,装修得富丽堂皇,古色古香,书柜里摆满了书,闲来无事,取下一本,发现竟然只是装饰而已,实在可惜了这个书房。记得初中时的同学,课间借来金庸的小说,一堂课的工夫,竟然能看完,不知是一目十行,还是过目不忘,总之当时特别佩服,如今打心底儿鄙视这种阅读方式。

真正的阅读,是读书与思考的结合,思想的碰撞需要产生火花,思想的火花得以迸发才算是真正的阅读,有些人常常抱怨,每次读完书,合上书本,形同陌路,好似从未读过一般,可见,如果你读书时思维没有活跃起来,没有充分咀嚼消化吸收,即使你读完了这本书,也未能将这本书的知识据为己有。

有些人天天转发文章至微信朋友圈,不少文章丝毫没有阅读的价值,而这些人却没有丝毫判断能力,听风便是雨,有些文章让人看起来哭笑不得,这便是阅读文章时没有思考,久而久之,大量纯粹而从不思考的阅读让我们的精神丧失敏锐感而变得迟钝起来,长此以往,我们将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沦为这一类人。唯有思维活跃进行不断地刺激,才能保持活力,从而保证我们的精神敏锐,这也是为何有些人博览群书却变得愚蠢糊涂,因为他们将头脑里塞满了乱糟糟的信息,过分庞杂纷扰,从而失去了所有清晰明确的判断力,让自己的大脑陷入紊乱之中。

可见,阅读并不能代替一个人的独立思考,阅读的目的仅仅是一种精神引导,进入书本之后,通过深入地思考,结合自己的阅历,将书中的观点与自己头脑中萌生的想法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思想,这才能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且富有生命力。经过独立思考产生答案的价值比从书本中找寻答案强百倍。

叔本华举了一个特别形象的例子,仅仅阅读得来的真理,如同一个假肢,而独立思考而获得的真理,如同一条与生俱来的肢体,这才真正属于我们。这也是学者与思想家之间的根本差别。

那些终身读书并从书本中获取智慧的人,即学者,很像通过许多旅游者的描绘去了解一个国家状况的人,他们熟悉这个国家的很多情况,但是,他们对这个国家的真实状况缺少一种有机的、清晰地、深刻的认识;而那些以毕生精力从事思考的人,即思想家,就像旅游者本人,只有他们才真正了解自己所谈论的事情,他们对各类事物的真实状况了如指掌,对所论及的问题相当精通。

上个月的今日在山西汾阳,归来之后,写了一篇游记,洋洋洒洒万余字,虽然朋友读完之后好似身临其境,但是依旧无法等同于去过,这便是思想家与学者的不同。

《云下行旅 戏梦汾阳》【一】

《云下行旅 戏梦汾阳》【二】

《云下行旅 戏梦汾阳》【三】【终篇】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便在《论语·为政》中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这两句话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

虽然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与两百多年前的叔本华处于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二人之言,竟不谋而合。夜色已深,得闲再继续阅读、思考叔本华的26岁成名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近段时间我读了一篇《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深深地感到作者简直写到了我的心坎里,查了作者,是德国的哲学家叔本华。 于...
    踏雁寻花阅读 4,237评论 0 3
  • 作为第一篇帖子,当然是要良心贴啦。大家好我是明月(算了你们叫我挑姐也行!) 最近天气变热了,很多地方都穿上了短袖,...
    挑出好东西阅读 5,535评论 0 0
  • 打开电脑看见弹出的小广告有对母亲祝福的字眼,点开社交软件各个群里到处都是对母亲祝福的语句,翻开朋友圈全是对母亲祝福...
    高丁一阅读 2,548评论 3 8
  • 还不是因为当初没有学,没坚持下来呗,后悔ing。可鸡汤说得好,学音乐最好的时间是小时候,其次是现在。那么,退而求其...
    djzhu阅读 3,7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