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实施普遍疫苗接种和抗病毒治疗纳入医保后,台湾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逐渐下降。然而,慢乙肝相关的经济负担仍然显著。WHO制定的2030年消除乙肝目标中要求:在2016年至2030年期间,乙肝新发感染病例减少90%,HBV相关死亡病例减少65%,乙肝诊断率达90%,治疗率达8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了解现阶段的流行病学数据尤为重要。
近期,国立台湾大学的一项发表在Liver International的回顾性观察研究评估了台湾地区2010 - 2019年间慢乙肝的最新流行病学数据。雨露肝霖精选其中的部分数据与大家分享。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回顾性观察性研究,使用了来自国家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的索赔数据。
慢乙肝诊断队列定义为2010 - 2019年期间新诊断为慢乙肝,且在纳入前至少两年无慢乙肝病史的患者。
- 年流行率:当年已确诊的所有慢乙肝患者在该年所有参保者中所占的比例;
年发病率:在该年内首次被确诊为慢乙肝的患者占该年所有高危登记人员(不包括往年已确诊患者)的比例。
抗HBV治疗药物的处方包括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NAs)。每个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时间仅计算第一个治疗疗程。治疗依从性采用药物持有率(MPR)进行评估:
MPR:患者在处方该药物期间,持有该药物时间的比例;
治疗中断:在处方结束日期和下一个处方之间> 90天没有接受抗病毒治疗;
治疗转换:在停止治疗前或停止治疗后90天内采用新药处方,新药物和既往药物的重叠少于30天。
研究结果
在920,146例慢乙肝确诊病例中,2010 - 2019年有730,514例符合纳入标准。慢乙肝的流行率从2010年的1.13%上升到2019年的2.43%。
2019年,年龄特异性流行率在55 - 64岁(4.76%)和45 - 54岁(4.37%)达到峰值,而性别特异性流行率在男性(2.98%)中高于女性(2.21%)。
2010 - 2018年,确诊慢乙肝病例476,158例,年发病率从2010年的0.36%下降到2018年的0.11%(总发病率:0.25% 人·年)。
对于35岁以下的人群,年流行率和发病率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年死亡率为1.52% - 1.98%。
队列中的大部分患者为35岁及以上(n = 412,244,86.6%),首次确诊慢乙肝的中位年龄为49.0岁(IQR:40 - 59)。超过一半为男性(57.1%),46.1%(n = 219,536)在台湾北部确诊。平均查尔森共病指数(CCI)评分为0.92(SD:1.6),42.8%的患者至少有一种CCI共病,最常见的为高血压(22.7%)、高脂血症(13.4%)和糖尿病(12.0%)。
新确诊为慢乙肝的患者队列特征(截取部分数据)
在456,706例慢乙肝患者中,17.4%(n = 79,437)的患者在随访期间至少使用过一种慢乙肝药物。大部分服用NAs,其中服用ETV的患者占比最高(67.9%),其次是TDF(27.5%)。慢乙肝药物的中位治疗时间从干扰素的26周(IQR 25.7 - 26.0)到ETV的155周(IQR 154.9 - 155.3)。慢乙肝药物治疗的中位药物持有率范围为93% - 100%。
慢乙肝患者的治疗模式
总体而言,患者健康状况的严重程度较高与医疗资源利用的比例较高相关,包括住院治疗、药物治疗、乙肝血清学检测以及筛查和监测检测。
在不同的健康状态下,住院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26.2%(代偿期肝硬化)- 56.7%(肝移植)。每一个患者每年的总成本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其他健康状态相比,肝移植患者的成本最高。
肝霖君有话说
该研究表明中国台湾地区2019年的乙肝流行率为2.43%,年死亡率为1.52% - 1.98%,相比于大陆地区,乙肝的疾病负担相对较低。此外,台湾地区仅17.4%的慢乙肝患者接受过抗病毒治疗,仍处于较低水平,2022年大陆地区的治疗率也仅有15%,距离2030年消除乙肝的目标仍相距甚远。
因此,应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提高诊断率和治疗率,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尚有大量慢乙肝患者未获得确诊,目前已有多位专家建议实施乙肝全民筛查,以提高诊疗率。此外,进一步扩大抗病毒治疗适应证也是大势所趋,以此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
参考文献:
Chien HT, Su TH, Huang H, et al. Real-world epidemiology, treatment patterns and disease burden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in Taiwan[J]. Liver Int,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