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为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积极主动是人类的天性。”《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如是说。在我看来,积极还是消极,主动还是被动,完全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生活中我们可以会遭遇被伤害,然而,伤害我们的并非是遭遇本身,而是我们对遭遇的回应,是对遭遇的态度。如果我们能够转换一下思维的角度,把悲惨遭遇当作是人生的磨练,那么它的价值可能会相当于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因为悲惨遭遇的经历,可以我们更加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和应对磨难的能力。生命价值的体现和灵魂的升华,往往是在磨难之后发生的。
在职场上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很容易获得老板的赏识;在团队中,积极主动总是被视为很好的品质,大家都喜欢靠近;在修行中,积极主动可以让生命活出更多的可能性。积极主动和消极被动相比,简言之,前者就是把决定权放在自己手里,而后者是把决定权交了出去。但是,自己才是灵魂的主人,把决定权交了出去,谁该对我们的灵魂负责呢?
我曾看到一则这样的故事。一位二十四岁的年轻男子,因为骨癌而截去一条腿,他找到一位擅长使用艺术和其他灵修方法的医生为他看诊。起初他有着强烈的不公平感受,对所有健康的人怀有浓厚的敌意。因为他的悲伤和愤怒如此巨大,以至于他持续接受了几年的治疗才走出伤痛,得到疗愈。
在他刚开始接受绘画治疗的那段时间里,他用蜡笔把自己的身体画成一个花瓶,中间有道黑色裂缝。几年后,他又看见了这张图画,他微笑着说,“哦,这是一副未完成的作品。”随后,他用黄色蜡笔画出光束穿过裂缝,进入花瓶,然后对医生说:“你看,这是光线穿过的地方。我们的心在破裂的地方变得更坚强。”
后来,这个年轻人不仅自己获得了疗愈,而且恢复之后他对于有着相似处境的人产生了深刻的慈悲,开始探视并关爱这些跟他一样严重伤残的病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悲惨遭遇可以成为修行的资粮,创伤可以成为疗愈的工具,让我们产生最完整、慈悲的认同。当我们与悲伤和解,心中就会生出巨大而不可动摇的喜悦。但,前提是,首先要能够积极主动地面对和接受破裂的地方,有勇气觉察自我。
按照吸引力法则,积极主动的人会像磁石一样,吸引越来越多同类型的正能量围绕着自己支持着自己。同样,消极被动的人也会吸引越来越多同类型的负性能量,围绕在自己身边,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积极主动的人和消极被动的人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取决于心中的世界。正是境由心生,积极主动的人心中,世界是明亮的,是美丽的,是充满斗志的,充满能量的;而在消极被动的人心中,世界是昏暗的,压抑的,是灰色的,没有生气的。
如果把日常生活的环境看成道场的话,那么遇到困难和处理问题时,我们常常只看见两种选择。第一种是压抑和否认,尝试让生活仅仅充满光明、美好和完美的感受,简单地说,就是自我麻醉。第二种选择恰好相反,是呈现出所有反应,在各种情境中随意发泄感受。这两种选择最后都会行不通,不是令自己崩溃,就是令别人崩溃。
其实我们还可以做第三种选择,那就是清醒而专注的心所发挥的力量,使我们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和困难,将之融入禅修,以促进灵性生活。
杰克·康菲尔德是美国当代最受欢迎的内观禅修大师,是临床心理学博士。他讲了一个毒树的故事。
刚发现毒树时,有人只看到它的危险,他们的立即反应是“趁我们还没有受伤前,赶快砍掉它!”这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时的最初反应,当遇到攻击、冲突、压力、害怕时,我们最初的反应就是避开它。
另一类在灵性道路上走过一段时间的人,发现毒树时,不会以厌恶的态度看待它。他们了解,要对生命敞开,就必须以深入、真诚的慈悲对待周遭一切事物。所以他们不会砍掉它,而是出于好意在这棵树的四周种了篱笆,以免别人误食,而树也得以存活。
第三种人已进入更深的灵性生命,看到毒树,他们说:“啊,毒树,太棒了!正是我在寻找的。”他们研究毒树的果实,把毒素和其他成分混合配置成良药,用来疗愈疾病,转化世间的不幸。
三种态度,三种结果。毒树的故事阐明了一个道理,接近困难可以使我们成熟,然而,是否敢于接近,接近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我们的自心。
困境,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功课,能够带领我们走到属于自己的特殊觉醒,只要我们愿意走入生命的核心。觉知就是隐藏在生命中的一朵花,带着觉知走在修行的路上,让自心被照耀在光明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