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递增》读书笔记第八十一篇。
幂律分布曲线与泊松分布曲线是两个比较有趣的曲线。很多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像是这个世界的一种运行规律。我们人本身也要受这种规律的支配。不要总想试图去改变什么,我们能做的只是去顺应。你按照规则去做相应的事情,自然就会得到一个既定的结果。这两个曲线不也都是从现实中总结出来的吗?把数据放到图上,让规律可以更清楚的被看到。我们现有规律不都是来自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总结吗?统计加上分析得出一个结果,然后再去现实中反复的验证。如果始终为真,那么就可以当做一个规律来用。直到这个规律出现特例。规律都是一定维度上的规律,超出了形成这个规律范围,那么它也就不再适用了。也就是说,你总结的一个规律只能在与你总结这个规律相似的环境下使用。不能轻易的扩大范围,扩大了就可能不好使了。
对于规律它是正反两个方向,一是你通过现实总结出规律,二是把总结出来的规律应用到现实。更多的我们是在进行第二种行为,把现成的规律运用到现实。这就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你要知道都有什么规律,二是你要把规律用到相应的地方。
先说你要知道更多的规律,不是任何事情都要我们自己去摸索规律,那样太费时费力。前人总结好的规律我们蛮可以拿来就用,但这个前提是你要知道这些规律。所以学习就是一个掌握规律的捷径。规律在哪里?在书里!多读书自然就知道了更多的规律。其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早就有人已经遇到过,并大概率已经给出了解决办法。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新鲜事,只是你知道的太少了。
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如果我不知道复利的概念,我应该很难坚持持有一只股票很久。因为我知道复利产生的条件,本金,利率,时间,都对复利的效果有影响。你要想获得复利巨大的力量,那么你就要持有一只股票足够长的时间。这个规律是被验证过的,是个在现有维度范围内被证明是正确的规律。你知道他,并相信他,你才能做到他。
知道一个规律,然后就是知道该如何的用。这就是一个反向推理的过程,你要知道这个规律是从什么地方总结出来的。反过来你就可以知道他能用到什么地方了。学习就是为了用。这让我想到了我现在的一个变化,不喜欢和那些只聊故事,事实或是说只聊那些你可以在网上随意就可获取的信息的人,聊天。我认为那是浪费时间。你说的我都可以更迅速的,全面的获得,就没有必要从你那里获得。你说的又不见的对。我想聊的是想法,你对一件事持什么态度,你为啥这样认为。我不需要客观的信息,我想要你的思考过程,推理过程。你为什么那么认为?事实性的信息是客观的,如果不是需要特殊的渠道,我们都可以获得。但是主观的东西,你不说,别人是不容易了解的。我想要获得一些你不说,我无法获得的东西。我想要获得我自己无法获得的视角。
我现在看书也是基本不看小说类的书籍了。更喜欢看一些思想类的东西。要有思有想,说说你看到的世界是怎样的。这样我才能知道这个世界的全貌。我看到的只是我看到的,不代表全部。我被限制在了我的肉体内,我的肉体又被限制在了一定的维度内。我也只有通过他人的视角才能看到那些我看不到的东西。
再说说那两条曲线,你知道他有什么用呢?他们反应的是一定的现实。现实就是那个样子,是经过验证过的。而我们能看到的可能不是全部。如果按照我们自己的视角去做决策,那很可能就是错的。那么这时候你要按照曲线给出的事实去决策呢,是不是正确的概率就大了呢?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少数人占据大多数的资源。这个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你也就没有必要去费那个脑子了。如果你想让自己也处在一个有利的位置,那你就应该根据规律做能让你处在有利位置的事情。而不是一厢情愿的去做违背规律的事情。
不管你如何的认为,这个世界总是按照他自己的规律在运转。你要服从规律,而不是自以为是的去做你认为对的事情。
这就像炒股,你认为该涨的股票,他不一定涨。是否上涨不是由你说了算的。他自然有其内在的规律,你需要顺应这个规律才能挣到钱。在长期看股价是由其内在价值决定的,也就是他能挣多少钱。短期情绪可以决定价格,但是长期的价格一定是由价值决定。一个不挣钱的公司你可以通过讲故事来把气氛搞起来,但时间长了,是否挣钱傻子都看得出来。一只股票的价格最终还是由大众决定的。股票中所说的价值回归就是俗话说的缓过闷来了,谁也不比谁傻多少,只是大多数人反应慢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