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像从指缝间流过的水,你可曾细细体会,水的清凉和柔滑?
对我来说,每月复盘,就是感触时间之水的方式。
一、工作,努力做到超级专业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美国专家咨询会。
咨询会后,领导发给我录音,让我整理成文字,并进行要点总结。
我本以为自己的英文水平还可以。然而,第一遍听专家录音,我只能听懂50%左右。
能听懂的比例这么低,有2个原因:
1. 专家说的英文有比较重的口音,不是像VOA的发音那么标准,我听起来很费劲。
这反映出,我的应变能力有限,需要加强对不同口音英文的适应能力。
2. 医学专业英文需要持续加强。
在咨询中,专家说了大量医学专业英文词汇,有相当一部分我听不出来。
比如,Magekaryocyte(巨核细胞)、TA-TMA(transplant associated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移植相关血栓性性微血管病)。
这些专业词汇,平时在读文献时,我还能够读懂。但我并没有刻意记忆这些专业词汇的发音,听到时自然就听不出来。
另外,英文口语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专业能力。
如果专业能力很强,即使有听不出来的地方,也能通过对专业逻辑的把握,“猜”出要表达的意思。
相反,即使英文口语再好,如果不懂专业,专业英文沟通也无法进行下去。
因此,有了专业能力做基础,高效的专业英文沟通才有可能进行。
所以,努力做到超级专业,才是专业英文沟通最重要的基石。
二、调整写作心态
最近,在写作前,心中常常自我怀疑:
我写的东西有价值么?
我写的足够好么?
有人愿意读么?
为写作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值得么?
当这些自我怀疑的声音越来越大时,我写作的动力减弱,甚至冒出放弃写作的念头。
有一天,读到007战友高金梅下面这段话,又笃定了我持续写作的信念。
“因为文章没有阅读量而没有动力写作,有点儿本末倒置。
写文章的目的是成长自己,丰富自己,而非取悦他人。”
是的,写作首先是成长自己,把自己成长的收获和思考写出来,用“溢出”效应为读者带来价值。
写作时,当我更加专注个人成长时,我的内心是充盈和愉悦的。
每完成一篇文章,就是完成一次创作。
看着自己完成的作品,内心的喜悦和自豪难以言表。
三、学习
在公司e-learning学习平台上,我听了张丽俊解读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收获2点:
1. 所有知识工作者都是管理者,无论是否处于领导岗位,是否有下属
知识工作者从事的是创造性脑力劳动,工作过程不像流水线工厂作业那样容易量化。
由于过程很难监督,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必须以结果为导向。
拿到结果,真正为公司做出贡献,就需要发挥领导力。
比如,协调领导、平级、其他部门,与自己配合,高效达成目标,拿到结果。
这些协作过程,就是发挥领导力的过程。
听了张丽俊的解读,我对领导力多了一份领悟。
作为知识工作者,我也一位领导者,也要用心培养自己的领导力。
2. 领导力的基石是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领导力的基石。
张丽俊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做好自我管理的。
听了她的分享,我更加明白了,优秀的人为什么会优秀。
优秀的人能够通过深度思考,在重要的事情上下足功夫。
张丽俊通过列出TDL(to do list)做好每日的自我管理。
我也每天做TDL,列出每日计划要做事情的清单。每完成一件事情,我就打一个✓。
张丽俊与我列TDL的方式非常不同。
张丽俊是如何做TDL的呢?
(1)早起,花1小时做TDL。
首先,按照重要性列出TDL清单。
然后,通盘考虑这些事情的背景和整体规划,对要做的事情有一个清晰的整体认识。
比如,要参加一个工作会议,提前熟悉:
这个会议的目标是什么,有哪些问题要解决,大家可能会有什么看法,如何有效提出自己的意见。
把问题提前想清楚,甚至提前检索资料,做笔记。
做足准备,参会时的效率就会更高。
(2)预留时间,吃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
不要边吃东西边在最后一刻冲进进办公室,这样只会让自己心神不宁的开始工作。
提前到办公室,以一个好的状态投入工作。
(3)每天晚上对TDL的进行复盘
在写TDL纸张的另一面,写出TDL完成过程的问题和收获。
比如,开会时问题的解决情况,会议建议是否有改进的空间,如何跟进会议决策,会议是否高效,等等。
把思考写下来。日积月累,工作怎么可能做不好呢?
从TDL的做法和态度上,我看到了优秀的人为何优秀的底层原因,也看到了自己与优秀的人的差距。
我的差距绝不仅仅是勤奋程度,更是深入思考并用结果倒逼自己的勇气。
四、2022年10月份规划
1. 写作
微信公众号有读者留言,希望我写一篇如何撰写医学监察计划的文章。
1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医学监察计划。我计划把自己写医学监察计划的过程、技巧、心得写成一篇文章。
到10月份我已持续写作1周年。我会写一篇纪念写作1周年的文章。
另外,我计划写2篇专业文章:单碱基编辑技术和如何审阅临床试验数据编码。
2. 健身
由于疫情,健身房关闭,9月份没有规律健身。10月份我会找健身教练,继续练习搏击。
对我而言,健身不仅仅是为了维持好的健康状态,更是为了维持一个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3. 学习
除了医学英文、Pathon编程,我计划在公司e-learning平台听完张丽俊对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解读,并做笔记。
等听完解读,我会去仔细品读一下这本书的英文原版。
学习,不在多,而在反复学,将知识内化到心中,并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