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身为一个小白领的我,一无靠二无钱,只能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熬出一片天地。现在这个年纪,也没有赚大钱的能力,基本的要求就是养活自己。
像我这样绝大多数的人,生活中的一个重大支出就是租房子。我也不想去谈论什么房价,记录一下和我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我们这间屋子,住的人比较多,有两套公用的卫生间,基本都是上班族,早出晚归也倒是清净。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小姑娘,她住在我的对面,勉强也能算个邻居。她的样子没有细瞧过,所以也记不太清,脑中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走在街上绝对认不出来的那种。有时候我会严重怀疑是不是得了脸盲症。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我们之间不会有太多的交集,邻居也仅仅是邻居。不过这个邻居也快要变成过去式了,因为她明天就要搬走了。
她不同于我们,在微信上说过几句话,所以了解一点大致的情况,我也只是在还有印象的这段时间里记录一下这个匆匆而过的姑娘。
她比我差不多小四岁,还在读大学。她选的这个专业很特别,日语,一门适合女生撒娇展现柔美的语言。在直男的眼里,估计也就只能看到这些。她也特别喜欢猫,收藏了一堆有关猫的表情。
跟她聊天是因为她总是在房间里大喊大叫,带着那种像猫一样特有的娇嗔,不习惯的人第一次听了绝对会受不了。后来聊天才知道,她玩一款手机上的射击游戏,玩到激动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的叫出声来。没有想到事情的原因竟然这样的无厘头。她也向我保证不会再发出那样的声音,也确实有一点扰民。但是我当面就戳穿了她,跟她讲,到时候她肯定还是控制不了自己,这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果不其然,第二天又听到了那个熟悉的“惨”叫声。听到这个声音,会莫名的感慨年轻真好,想叫还能无所顾忌的叫。我留给她一句话,努力学习,好好享受这上学的两年。做这些也算是陌生人的一种善良吧。
期间还发生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和她共用一个卫生间,有时候我们会同时开门,然后就会看到彼此,她立马就会像一个受惊的兔子缩回自己的房间。我也问过她,其实我们互相都对彼此的样貌没什么印象,出现那种情况,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躲起来。
虽然在微信上也聊过一些,但如果面对面的话,第一反应还是逃避。其实这是一种普遍的状态。通过文字可以快速的了解到一个人,但只有面对面的交流才会让两个陌生人走的更近。聊天工具虽然提高了效率,但少了很多的人情味,关键是我们还要去接受这种现实。他们说这是科技进步的一点小小的弊端。而我们能做的也只是给自己提个醒,延缓这种现象的蔓延。
再见,邻居。陌生人,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