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有过多严厉的要求,或过多影响孩子愉快、成功的体验或攻击性地释放时,小孩就会有种感觉是:只要我舒服了,就会有惩罚。
成都短游归来途中,心里竟是空空落落,起起伏伏和莫名的内疚感,还夹着一丝紧张不安。对什么有负疚呢?对孩子家庭几天的疏于照料?对工作事务的抽身离岗?还是未能按照既有计划潜心业余读书学习?
这让我想起了儿时重要考试前,绝不允许自己穿漂亮的衣服(比如花裙子)参考,考前绝不做与考试无关的事情,比如出游,长时间休闲娱乐,甚至进考场前与同学谈笑风生都会是一种负担。上大学后的多个周日返校的晚上,一般都会有沉重感,似乎又辜负了一个周末应该充实点的时光。
现在初学精神分析相关理论,我在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
科胡特自体心理学认为,只有父母对孩子存在不好的养育方式时,会使孩子存在“俄狄浦斯冲突”,即在充满竞争的父母三角关系中,存在一种对异性父母的一方想赢又不敢赢的状态中(独占母亲或父亲)。我总结理解为,引申寓意到孩子形成的潜意识心理就是“只要我舒服(快乐)了,就会有惩罚,我不配得到成功(生活)的快乐,或者得到的话要付出相应的情绪或其他代价”。
耳边响起了我的父母和身边一些父母的教育输入:“女孩子不能穿的太漂亮,这样会影响学习”,“还在看电视?我们这么辛苦,就是希望你能好好用功读书,你却在这里玩?”,“我勤爬苦作,你却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骄傲嘚瑟啥?还有比你考的更好的!”“这点事情也值得开心?没工夫听你说,忙着呢”......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快乐也许就在这一点点的无视和打压中渐渐退却,成为了一种心理负累。当TA长大后遇到成功、机遇或快乐的释放时,这种植入了“罪过”“代价”“后果”“惩罚”的程序就会启动,影响潜意识,从而阻止避免舒适体验甚至改写命运。
曾奇峰老师曾经举例,一位国外留学归来的金融研究生,在进入两家大型银行中层主管的应聘考试时,竟然两次都因为主观原因没有通过(迟到没有参加面试),究其原因,原来是心理潜意识怕超越妈妈(银行普通职员)后带来的惩罚,所以在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让自己失败以落后于妈妈。这应该是她儿时与妈妈的关系潜移默化形成的心理冲突。
很多成功后的商家名人以捐款、扶助、济世等方式回馈社会,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心理赎'罪'”,这“罪过”也是潜意识里带来的,和社会文化、价值观(心理学也可以称为集体意识一种)及个人俄狄浦斯心理冲突有一定关系。
我们一直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洗礼,如“乐极生悲”、“物极必反”,“高处不胜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老祖宗也用历史、名人经验教训,学术理论等论证了观点的正确性,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在这样的理念下,我总觉得像是戴了紧箍咒一样,使人像“苦行僧”似的生活,好像有一个隐形的声音在说“太成功太幸运不是好事情,马上会遭难”,“快乐有罪,及时行乐不对”。
其实凡事皆有因果,好和坏虽是两面贯穿每个人之一生,但“好”和“坏”不是因果两兄弟啊!快乐了就会有惩罚?成功了就会有其他攻击或因果报应?你不配拥有更多喜乐幸运福分?
每个人都是平等且有权力享受这些的。如果心有负累,那一定也是你早期与父母的关系在你心中内化或植入观念的结果。能够看到自己的内心,就可以理解和抱持住它,并听从内心的声音,当自己的身体需要愉悦和放松时,丢开那些“应该”、各种思考和角色,暂时让心恣意驰骋,让快乐绽然释放。
如果他人评说,你也可以在不给他人带来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做你想做的事情,享受快乐的过程而不用太在意。
诚然接受他人的赞美而不用谦虚低调,肆意享受成功的喜悦而不用掩饰压抑,真挚表达心中的喜悦感动而不用绕弯折回,尽情沐浴自己的身心快乐而不用内疚自责。
其实这样的你怎会遭受不好回应或责罚?这样只会使你更感染他人,使你变得更好,更有能量前行,积聚更多福乐喜运!
请一定告诉自己,快乐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