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原生家庭的生活方式,自己表达感情,似乎总是别扭着来的。
要藏着,要掖着,要反着来;要话只说一半,要等对方去猜。
要一边为你炒菜,一边对你挑剔嫌弃轮换着来。
就好像一只蚌,要把柔软的肚腹缩进去,只把壳露在外面,冷冰冰,又硬邦邦。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言不由衷,有那么多的口是心非,还有那么多的伤感情的刀子嘴。
就算是真心实意对另外一个人好,那好的外面,也是一层硬邦邦。
能够好好表达,是亲密关系里的一种刚需。
然而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被困在这里——尤其是当你从小就成长在那种从不会好好说话的家庭。
我有个同学就是如此。
小时候爸爸想鼓励她,明明可以来一句:“我相信你祝你考个好成绩”,却一定要说:“别考砸了回来给我丢人啊”。
长大之后过节送花给妈妈,妈妈明明可以说:“这花真漂亮啊!我很喜欢,谢谢你“,
却一定要抱怨说:“买这个有什么用啊!你还真会糟蹋钱”。
她知道他们也不是恶意,可他们就是不会直接表达善意。
不仅不会表达,当你对他们报以善意的时候,他们还会背过身去,再轻飘飘的回给你重重一击。
敢去直接表达感情,其实意味着我们敢去直面和拥抱自己。
口是心非是一层保护的壳,它让我们隐藏起自己。
还让我们有一种错觉,以为不敞开,就不会受伤,不暴露,就不会被辜负。
然而它的代价是情绪和感受的自然流动,统统都被阻碍。
因为在我们向对方隐藏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自己对自己隐藏起来。
隐藏得太久,壳越来越厚,最终这种身在壳中的安全,会变成真正的绝望和死寂。
而当你第一次鼓起勇气,从熟悉的壳里探出头来,你是会起鸡皮疙瘩的
——那是你所有的感受器官在苏醒。
就像一个人在黑暗中待得久了,再重新见到明亮和色彩,也会首先感觉不适应。
而你要和这种不适应待在一起,允许它,接受它,然后跨越它。
然后你会发现,原来外面是广阔天地:
你可以盼望,可以欣喜,可以请求,可以感动,你可以真实表达自己。
你还可以接受,毫无负担地只是接受,你可以付出,毫无保留地只是付出。
你可以不因为恐惧而停下向彼此靠近的脚步。
人生,你走了多远?
别走的太远,忘了来路。
不忘初心,让我们一起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