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编译自 Economics, 3rd Edition, 作者 Timothy Taylor。
经济学是什么?
经济学关注一个很基本的问题:社会如何生产以及消费。经济学考察一个社会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
事实上,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分解成三个问题:
- 问题一,社会应该生产什么?
- 问题二,社会如何组织生产?
- 问题三,谁来消费这些产品?
这三个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谁拿到这些产品)是非常根本的,无法被回避,任何经济系统都必须做出回答。资本主义系统要回答,共产主义系统也要回答;贫国要回答,富国也要回答。这些问题牵涉很广,每个社会都必须找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的研究可以分成两大块,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每家每户和每个企业如何在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金融资本市场这三大市场中进行决策,并试图理解市场何时运转良好,何时又会失灵。它关注个体的决策,也就是人们关于消费、工作、储蓄所做的决定;也关注公司的决策,比如公司对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评估,或者对市场存在垄断与否的判断。当个体和公司聚到一起,公共议题就出现了。微观经济学同样关注社会如何应对诸如贫困、环境、技术、教育等公共议题,以及政府在这些议题中发挥的作用。
我们看到,微观经济学采取的是个体参与者的角度,与之相反,宏观经济学采取整体的角度看待经济。宏观经济学关注失业、通货膨胀、财政预算赤字、经济增长率以及国际贸易,这些都是经济的总体表现。在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国家的政策将如何影响这些经济表现?这是宏观经济学所问的问题。
事实上,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经济体有四个主要目标:快速增长,低失业,低通胀,以及合理的贸易平衡。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政府制定怎样的预算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促成这四个目标。
现在我们比较一下微观和宏观两种角度。微观经济学就像老话讲的一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相反,宏观经济学关心森林,而不细究树木。但是不要忘了,这两种角度看待的是同一个学科主体。因此,经济学研究要把各种拼图放在一起,包括理论、逻辑、事实、证据、历史,等等等等。我们要考虑市场到底是怎么运行的、在哪里运行的,以及在它运转失灵的时候,我们能采取什么实际措施来改善状况。
经济学大师的素养
这里我们引用 John Maynard Keynes 的话:
真正的经济学大师必须具备一种少有的天赋的组合。他应当在若干智识领域达到很高的水平,并且把这些通常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才能整合起来。他应当是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一定程度上还是哲学家。他能理解和运用数学符号,同时又能用日常话语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他从一般的观点来思量具体的问题,在抽象和具体之间穿梭。他借鉴历史,研究现状,为的是将来。人类的本性和习俗之中,没有哪部分能说是与他的研究完全不相干的。他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却又是冷静的旁观者;像艺术家一样超然世外,有时却又像政客一样接地气。
这是个很崇高的目标,但是通过本课程我们可以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一点点。我们不是要让每一个人成为顶尖的经济学家,去哈佛或者斯坦福拿终身教职。我们想做的是传达最为基本的“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这是个不算过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