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
认识她,是因为我们几乎前后脚进入这家国企,由于要凑人数,所以先来几个月的她和后来的我们一起参加了培训。
有时,我对待陌生人的态度完全是随机的,偶尔可以很直接很大胆的直接上前聊,但总的来说我还是一个内向的人,更愿意独自处理问题、学习知识,输出的观点必须明确、有用,交流必须深入、有收获,否则就是浪费时间,毫无意义。
然而碰上她又大又专注的眼神时,我一贯羞于拒绝的性格更加失去控制,即使有时倾听的极限已过去,对她还是保留着倾听的耳朵,不妨说那叫话唠吧,但我还就是耐住性子继续听下去了。
勇。
她的身上有一股子勇,叫一贯战战兢兢的我很羡慕。可能叫做洒脱,可能叫做知耻也勇,或许她不知道自己知识的狭隘,但她不在乎,赞美她,她会毫不客气的接受,并不会谦虚。怼她,她会立马怼回来,且会成倍返还。
逻辑闭环。
因为有这层勇,有如神盾护体,她不在乎知识海洋的广阔,只深耕自己的知识领域,并且把自己掌握的所以知识点串联起来,制造前因后果,万事有因必有果,贴标签,并且不停输出,不停修正,但也对自己的观点永远保持自信。反之,我的认知永远是开放的,我认为永远有一些事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因此结果不能下的太确定,各个环节绝不可能做到完美闭环,这导致我遇事不决,量子力学,态度暧昧,从而拖延症爆表。
永远乐观,永远欣赏自己。
朋友圈里有位总是po自拍照的同事,好像对自己的颜值有迷之自信。虽然我每每看到她的po照,都不忍心细看,需要匆匆跳过以掩饰自己的同情。她也总是对自己无比自信,这种自信使得她即使在聊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时,也能以自信的态度侃侃而谈,看起来已然是半个专家。比她大了9岁的我不禁惊叹,如果跟她同岁,一定会被她忽悠到的。没有点儿阅历还真就不能控她的场了。
最后一点,真正佩服的是,她永远有自己的规划,并且朝那个目标前进。
要说当年的自己,那可真是一个傻乎乎,所以我对另一个比自己小4岁的同事表示理解和同情,因为她跟我当年一样傻乎乎,不知道人生为了什么而活,只是一些小确幸吗?所以当眼前出现这么一个事业心、进取心超标的年轻女生,我还是有感慨的,真希望时间倒流,能把这些清醒的概念咣叽塞到当年的我的脑袋瓜里,这样的话或许不至于让自己陷于现在的困境。
什么都晚了。
什么又都来得及,因为我还有40多年才退休呢,figh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