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拿出照片,如数家珍。这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干什么?那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干什么?声音里满满的幸福,说起话来,眼里放着光,整个人都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那些泛黄的照片,是一代人的记忆。当他们无聊的时候,翻看这些照片,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我兴致勃勃地听着老人讲照片里的故事,偶尔询问一下那个时候的一些具体场景,老人说得就更有劲了。讲起过去的那些故事,就像是发生在昨天。
我只要有时间,其实蛮喜欢听老人家讲那过去的故事。透过他们的描述,我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时代,一群又一群不一样的人。关于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教育等等的侧影,都跟我们现在的生活完全不一样,也和我看书得到信息不一样。这是透过活生生的人在自己面前描述出来活灵活现的世界,是有质感的世界,是立体的世界。对于我没有参与过的时代,我始终保有最大的好奇心和敬畏心。敬畏先人,敬畏历史。
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现在的小朋友也可以利用假期,去和不同地域的老人们对话,去听老人们讲那过去的故事,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过去的历史人文,学着怎么去生活,学着怎么去面对困难,学着怎么去爱人……这样一门课程,不仅增长孩子的见识,也培养他们耐心倾听的能力,尊老爱老的品格,最重要地是学习对历史的反思,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关注,甚至可以因此延申到对这个地区的关注,对宇宙的关注等等。这样的课程,不是事先规定好的,当然无法非常明确地规定其中的目标、内容、策略、流程以及评价,一切都是动态的,开放的,多元的。学生在追问的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这种课程非常贴近后现代课程观的理念。
随着学期测试的结束,孩子们开启了假期生活模式。到底怎么样度过一个有意思又有意义的假期?可惜这一次考完试时间来不及,我们没有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这个寒假没有作业,让他们自己养成读书写作的好习惯,然后和家人一起劳动、锻炼,一起出门看山看水,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感受生活的可爱,感受世界的精彩。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爱自己。主动付出自己的爱,学着爱他人。爱出者爱返,孩子们因此能够得到更多的爱。
假期生活,一定要学校设计吗?一定要听从父母的精心安排吗?既然我今天晚上听着老人家的絮絮叨叨就会萌生一个课程的框架,那孩子们呢?如果不布置那些所谓的学科作业,不要那些学校精心设计的活动,不去参加那些形形色色的补习班,而是放着孩子们去自由探索生活,探索社会,他们是不是也会发现更多更新奇的课程呢?孩子的好奇心保住了,还有什么学习能够难倒他们呢?
昨天跟孩子们交流的最后一段话:老师不布置假期作业。书本上这点语文知识,实在太少了。无需假期再去学习。学校的语文学习是小语文。生活处处皆语文。你们要到生活当中去学习,那才是丰富的有趣的语文学习天地,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大语文。
愿这个没有作业的寒假,孩子们发生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