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餐吃了一个苹果和一杯酸奶,别的什么也没吃,今天醒来凌晨四点五十分钟。昨天晚上十点半睡着的(又在刷短视频),睡了将近七个小时,内心比较安慰,精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我要继续晚上少吃的实验,如果它被证实与睡眠时长负相关,即便体重继续下降,也要把它培养成生活的一个习惯。毕竟睡眠和体重两者比较,前者我始终念兹在兹。我要对自己的生活bug进行修复,就要把胡适名言“哪管它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座右铭。
雷打不动坚持爬山运动。在早晚两次爬山活动中,注意到了两件小小的事情:我穿过仰天岗大道往太阳城山麓方面走,站在人行道边上,道路两边车辆川流不息,形成了长长的车河。新余这个地方区域面积虽小,民富程度颇高,车辆人均拥有数在全省名列前茅。但驾车文明程度不敢恭维,大多数司机在斑马线前把车子开得飞快,礼让行人?那是不存在的,跟彩票中了奖差不多。但偏偏早晚各有一次,分别是一个女司机和驾着奔驰车的中年男人,看到我要过马路,车子开到斑马线前缓缓停下来,示意让我先过去。两个驾驶人的礼貌举动,让我的心中一下子变得美好起来。
因为不需要额外准备晚餐,晚上的空闲时间比较多,我早早冲完凉便躺到床上去了,一边开着空调一边开始阅读,重新看作家水木然《人间清醒》系列书。最近阅读的是第3部,放在我公文包里很长时间了,经常带着它上下班,想着能抽空在单位上看一点,但一两个星期过去一个字也没看。晚上在柔和的台灯下,因为精力还好,就一页页读下去了,总共读了70多页。水木然的文字是浅显易懂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两句“金句”,没有生活阅历的人很难理解,我经历的人生挫折很多,读到这些“金句”都能心领神会。
比如他说,每个人都被三道“枷锁”紧紧锁住:第一道“枷锁”在手上,锁住我们的行为习惯。很多人恶习难改,终生都是一个固定的行为模式,在原地打转和重复;第二道“枷锁”在头上,锁住的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很多人大脑是一个固定的脑回路,每次遇到事情都会陷入老旧思维里,无法跳出自己的思维牢笼;第三道“枷锁”在心上,锁住的是我们的心念,很多人一生都无法走出自己的执念,这种“我执”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牢笼。俗话说“心生万法”,一个人如果心结打不开,会衍生出各种问题,人很多病症根结在内心。这三把锁分别锁住了我们的双手、头脑和内心,其对应的就是执行力、认知力和觉醒力。人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撬开这三把锁,走向强大。一旦这三把锁撬开了,人就可以一路开挂、一飞冲天、所向披靡!
当我昨天晚上读到这篇文章时,内心深深地对作者水木然叹服:这岂不就是我目前的写照吗?我孜孜以求的目标不就是这三个方面吗 ——不断地寻求开悟和觉醒,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的修炼自己的内心。回顾我写下所有的自我反思式的文章,基本上就是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什么很多人的晚年是一场腥风血雨?也是这三个方面没有做好:一是没有修炼升华灵魂,“我执”特别重。亲眼看到过一些亲朋好友已经风烛残年了,仍然对钱财和孽缘执迷不悟,执着于一些的欲望。二是没有思维进化,与时俱进,认知层次很肤浅,即便年纪已经很大很老了,还是没有看清楚所面对各种事情的本质和规律,不知道顺应规律办事,所以在处理很多事情上一塌糊涂,南辕北辙,方法手段与目标越来越远。三是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自觉的就陷入了一些恶习当中难以自拔。人在年轻的时候要尽量养成一些好习惯,这是最宝贵的财富,有了好的习惯,人生就可以“自动驾驶”,可以以“低耗能”状态做成很多事情,没有行为习惯支撑的所有想法注定都要破灭。
最近,在与女儿的一些交流当中,包括她妈妈在与她交流时我在边上听到的,以及我不在旁边她妈妈后来转述给我的一些片段中,我察觉了女儿的一些习惯有纠正的必要。这里面就包括了饮食没有规律,早上不吃饭,不愿到正规食堂吃,兴之所至就点外卖,以及被商业资本蒙蔽导致的物质消费主义的倾向……这些虽然是生活的小节,但如果能够把这些小节克服掉,培养一些良好的习惯,就更容易走上生活的坦途。
讯飞语音输入70分钟,全文16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