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觉得“自律”这词被说得太多了,听得耳朵都生茧子了。
但真的,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自律呢?
也有人说,“哎呀,我知道要自律,但就是做不到。”真的吗?
那你问问自己,你真的“知道”自律吗?还是因为听起来好像很重要,就跟着别人一起说?
自律,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就像你知道要好好学习,但真的去努力了吗?
那种“我知道,但做不到”的感觉,其实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去“知道”。
如果我们真的“知道”它的重要性,那种从内而外的驱动力,会让“做到”变得简单许多。
01.认识自我
有人说,自律就是对自己狠一点。
但我觉得,真正的自律,是对自己好一点。
因为只有真正爱自己,尊重自己,才不愿意,也不允许做差劲的自己的。
人的欲望是没有尽头的,先区分“需要”和“想要”,再为之去自律。
如果确定是自己真实的需要,再正视自己,是真的努力还是只是假装?
人的精力有限,低质量的勤奋,比懒惰更可怕。
02.立足行动
李笑来老师说:“所谓“执行力”就是指一个人是否清楚地知道要怎么一步一步做下去。”
1.设定明确目标:
为自己设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运用smart计划原则,确保它们是具体、可衡量和可实现的。
这样,我们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动力。
2.制定每日计划:
每天晚上睡觉前,为第二天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
比如,早起锻炼、阅读一小时、完成某项工作等。
3.坚持打卡:
使用打卡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坚持和进步。
每当完成一个任务,就在相应的地方打个勾,给自己一个礼品奖励,这会给我们带来成就感。
03.反思和调整
每周或每月,对自己的行为和进度进行反思。
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然后调整计划。
记住:自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但只要我们愿意开始,120%的笃信我们能实现它,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摆脱焦虑和压力,实现真正的努力,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