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结束了四科考试,整个复习心路历程,无比崩溃,那种感觉,就像孙悟空待在如来佛的手掌,你特别想跳出去,但拼尽全力,转头,发现自己仍在原点,上考场前觉得信心满满,走出考场灰头土脸,这真是无比真实。
都说医学绿皮书,没有重点,整本书都是重点,这轮考试,我真是体验的淋漓尽致。但我还是想问,上课说的重点不考,还不如整本书自学算了,给我们节约一点时间,当然,是我局限了,算是不吐不快吧,总得为自己遭受到的莫名奇妙的无力感,一个出口。
每天走在这条路,似乎都有尽头,但医学,我却望不到边,每天学习的基础知识,就好像一条又一条的小河,渺小且源远流长,不是不知道小河的重要性,难得的是在喧嚣嘈杂中岿然不动的那份心境。
而我不得不承认, 在这几场考试结束,我心态说不得是岿然不动,但终归起了涟漪。每次复习,先是每章节理解知识点,一步一步的深挖,直到考前三天,开始押题,我无数次换位思考,老师会怎么样出题,哪些知识点出题的可能性大,然后,凭着自己觉得可能性大的题,挑出来,进一步仔细掌握,最后,达到默写的层次,这时候我认为自己掌握了这个知识点。这样子的程序贯穿着我的每一科目的复习,尽管如此,却还是发现,自己太弱了,要么就是那些特别简单的知识点,你以为不会考的,成了名词解释题,而你却感觉怎么都说不清楚那个你所谓的简单的点,要么就是来一波出其不意,让你感觉自己之前的复习全打了水漂,当然了,你也会说,为什么不全学习,把课本上每一个字都映入脑子,那还难得到你吗?对于此, 我只能说“臣妾做不到啊”,不得不承认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顾此薄彼,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道理我都懂,但你真正付出了那么多努力,打水漂,甚至短期内泡也没有冒一个,说不沮丧是假的,我也不可能安慰自己,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那些所谓的安慰,显得太轻薄了点。
吐槽到此为止,虽然,我的期末考试像买彩票,但我内心也是知道的,病人得病不会按照教科书来,而且真正的临床,本来就是千奇百怪的,我既然选了这条路,就得承认他的特殊性。
最后,源于老师的心思你别猜,我算是看清楚了,老师们在临床 医学上打磨与积累那么多年,一层层的积累,他们的知识储备真的犹如浩然烟海,我如今的级别太低,还是别总想着走捷径,搞重点,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才是最重要的,不要为了考试而去学习,考试永远只是对自己最低的要求。
好了 ,输出结束,也摆正心态了,想想自己身上作为子女的责任感,作为未来医生身上肩负的责任,我们是为人类健康终身奋斗的医学生,就不仅仅是说说,白大褂也不是那么好穿的,因此,穿上了战袍,就应该凭着这么个目标奋斗下去,真正做到为医学事业奋斗终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