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共读的是《人性的弱点》第二节。
这一节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人性中最深层的动力是“对重视的渴求”。
学习人性,我有了和家里“小鬼”打交道的神器
在今早的直播共读中,当我和小伙伴在讨论书中的第二节时,文辉分享了一个案例。有一次她和朋友聊天,朋友的孩子在旁边和另一个孩子在玩耍。但是在玩耍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她朋友的孩子把另一个孩子弄哭的情况。每当这个时候,她的朋友就要过去教育一翻自己的孩子。
在这个事件当中,这个孩子各种的作,哪怕不惜被家长打一顿,他都要引起妈妈的重视。
当我们明白孩子人性中深层次的需求时,如果我们给孩子以回应,我们很重视他,那么他就会停止自己的这种伤害其他小朋友的行为。
静静分享了自己小孩的一件事:有一次邻居奶奶逗惹她家三岁的孩子,说要去她家吃饭。静静家的宝贝第一反应是不允许那个奶奶去她家吃饭。
为了阻止那个奶奶去她家吃饭,静静家的宝贝竟然堵在楼门那里,不让住在她家楼上的奶奶上楼。
静静是怎么理解并引导她家小宝贝的呢?
首先静静理解她家宝贝,不让那个奶奶去她家吃饭的原因,有这么几点,首先吃饭是一家人围在一起的一种活动,这个奶奶不是她的家人,就不能去她家里吃饭。其次,静静家宝贝害怕这个奶奶去她家里把她的好吃的都吃了,她就没有了。
那么静静是怎么样引导她家宝贝的呢?
首先,静静告诉她家宝贝,这个奶奶因为喜欢她,所以才会逗她。她说来我们家吃饭,只不过是嘴上说说而已,她在和你开玩笑,其实她是不会来的。当时静静家孩子还问妈妈,什么是开玩笑?当静静告诉孩子,开玩笑就是逗你乐一下。静静说从那件事以后,孩子有时候也会说一些事情,自己又反悔了,或者发现自己说错了,她会说我在和你开玩笑……
另外,如果她真的来了,把你的好吃的吃了,那吃完了,我们再给你做一些就是了。
当静静站在理解孩子,接纳孩子的角度引导孩子时,她说,从那以后,再有谁用类似的话语逗惹她家孩子的时候,她家孩子都会很大方的说来我家吃饭吧,来我家吃吧!
当我看到人性的本质是强烈的需求被重视,被赞美时。我意识到自己以前也有批评孩子的事。这是我做的不好的地方,我需要改正。
今天当孩子很不情愿的做朗读打卡时,我就采用了文辉分享的温柔的坚持,耐心的陪伴,及时的表扬策略。孩子在打完卡以后,还有一丝丝的成就感。因为我表扬她说她通过三遍的朗读,竟然很流利的把文章朗读下来。肯定有很多叔叔阿姨给她点赞。
此时,刚刚急着要去玩芭比娃娃的孩子,竟然要求我和她一起读下一篇文章。
作者在书中说,人性的根源深处,强烈渴求着他人的欣赏!
让我用这句话作为这篇分享的结束语吧!也让我们用这句话,时刻提醒自己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多鼓励别人,多赞赏别人!这样我们的人际关系才会少去很多的磕磕绊绊,变得顺利丝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