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亲访友,纯属过场;燃放爆竹,已无激情;联欢晚会,哈欠连连;商场逛街,店铺歇业,浏览淘宝,快递停摆......曾经那满大街都都能够感受到的浓烈的节日氛围,如今早已被时尚潮流无情地冲刷的没有一丝一毫的味道,而我们除了选择默默地去接受和适应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于是,我便从今年春节假期里面的种种遭遇中挑选几个最有代表性的,权当纪念一下日渐淡薄的年味。
在我眼中的春节,除了能够比平时多休息几天外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可以谈论的只剩下那一桌能凑齐所有家人的团圆饭了。尽管现在大家为图省事都愿意到继续营业的餐馆吃顿丰盛的团圆饭,但总还是有长辈更愿意在家里亲自制作,毕竟一年到头彼此难得见上几次面,即便是碍于面子也总归还是要在家里面团聚一下。然而,随着母亲的年纪日渐增大,身体相应也越来越差,团圆饭的筹备重任自然而然地移交到了我的肩上。我算是逐步开始履行作为家长的责任和义务了,不过刚开始的这副担子还是略显沉重。
团圆饭顾名思义寓意团圆,所以菜品一定要多样、营养一定要多元、搭配一定要多彩......于是,最好选用大圆桌,可是目前客厅比较局促而且只有方桌,好在人数不多也就勉强凑合一下。虽然本着去奢就简的原则去发挥,但是有些原则还是需要遵守。首先,菜品必须要丰盛(通常十来道,最好是偶数),绝不能让过年显得寒酸。其次,腊肉香肠这类腊味(腌制食品)是必须要保留的,还得增加海鲜、土鸡、武昌鱼等新鲜食材。最后,筵席中的肉类自然是主角,但也需要搭配上一些蔬菜蘑菇(彩椒、青豆香菇等)来调和。还有最终一出压轴戏,一瓶既符合场景又老少皆宜的美酒,更是需要好好考虑下。经过这么一琢磨,筵席菜品清单便呈现出来,不多不少十二道菜品(数字还挺吉利),分成五个部分:凉菜、热菜、汤羹、甜品、酒类。具体如下:凉菜:凉拌苔菜,芥味海草;热菜:蒸香肠,银鱼蒸蛋,红烧武昌鱼,腊肉炒蒜薹,彩椒炒牛肉,青豆虾仁,炒青菜;汤羹:竹荪炖土鸡,豆腐味增汤;甜品:八宝饭;酒类:冰白葡萄酒。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我从超市采购到挑拣清洗再到分割装盘最后下锅煸炒都是亲力亲为,操持一场普通的筵席还真是比想象中的还要劳累。在大家吃饱喝足后,我还需要将剩余菜品打包封存后,再去整理餐桌并涮锅洗碗。回想起过去的团年饭几乎都是母亲独自一人负责到底,也真是太辛苦她老人家了。
在平时工作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不容易,但好歹家中还有父母默默地为我们打理一切。虽然他们的付出并没有特别的耀眼夺目,但却是默默支撑起整个家庭的底座基石。如果假期还有空余的时间,还是主动要为年迈的父母帮帮忙,他们需要的不多仅仅只是些许的关怀与陪伴。